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写手服务区
›
百家争鸣
›
读点“无用之书”,这辈子才有趣
返回列表
[思想高地]
读点“无用之书”,这辈子才有趣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21-12-23 1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无用”的从来不是书,而是不会看书的人。
文 | 叶克飞
多年前看过一个调查,主题是“大学毕业了,你会留下哪些教材”?
这真有趣。以中文和新闻专业为例,我见过很多答案。有人会保留古文选,因为闲时可以读读诗词和古文,有人第一时间就会把这些“无用的文学教材”全扔掉,只保留几本新闻学的书。
对于第二种人,我会在心里默默打个问号。倒不是因为新闻专业教材与现实行业需求是否脱节的问题,而是因为这个答案所暴露的心态——将书分为“有用”与“无用”,只保留前者。诗词歌赋这种无法直接带来职业帮助的,统统被归为“无用”之列。
功利心是人之常情,很多时候也是前行的动力,但我一向不喜欢功利心太重的人。反倒是一些朋友,学着看起来无用的专业,做着看起来无用的事,不计得失,甚至吃力不讨好(比如古建筑保护),却甘之如饴,在我眼里就可爱得多。
有人会说,这些是吃饱了的人才会干的事,如果要为生活打拼,为三餐奔波,没有功利心哪能混下去?这话当然有一定道理,被生活压弯了腰的人实在太多,没必要苛求。但我也确实认识一些人,无论贫富,都耐得住性子,愿意为这个世界或为自己,做一些看起来无用、不会立刻见到所谓“成效”的事。
很多人习惯将功利心延展到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即使读书,也动辄以“有用”和“无用”区分。这一点倒是很有传统。记得我的学生时代,读本小说,也会被说“这些书没有用”。连一些老师都这么说,可见认知之狭隘。直到今天,某些父母仍然这样界定书籍。类似地,还有“长大了就不要看动画片”。
今天,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表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调查显示,家庭拥有图书的量和学生的阅读成绩密切相关。家庭图书拥有量在20本以下的孩子,与家庭拥有100本以上的,阅读成绩差异非常显著。另外,调查发现,经常读绘本、读图画类图书,对阅读成绩提高的作用不明显。
申继亮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到课外读物的编写、
出版
、发行以及学生的阅读。这一点我非常认同。不过我想对当下的孩子和家长们说,“阅读成绩”只是阅读世界里的一部分,一个方便量化的指标。我们需要用一种更长远的眼光,将阅读视作终生爱好。孩子们不妨在少年时,家长们不妨多让孩子,读点“无用之书”。
所谓“无用之书”,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即在教科书和专业类书籍之外,不能立竿见影看到“效果”的书,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和社会学等等。
十几年前,我在某媒体写专栏,主题是在武侠小说中剥茧抽丝,戏说式探讨隐藏其中的潜规则和权力斗争。之所以有此想法,是因为有一次,有人说自己从不读课外书,也一样考了重点大学,找到了体面工作。所以,武侠小说之类的东西一点用也没有,对学习没帮助,对职场也没帮助。可惜的是,对方不但有些无趣,认知能力也相当有限,缺少逻辑思维的能力。毕竟,我们的课本很少教这个。
片面强调“有用”与“无用”的思维,暴露了一种思维缺陷。他显然不明白,常识藏在每本书里,是否“有用”并不完全由书本身决定,它还与个人的认知有关。说难听点,“无用”的从来不是书,而是不会看书的人。
阅读“无用之书”,本身是一件雅事,也是一件趣事,它能陶冶性情,也能让一个人或多或少避免无趣。人这一辈子,并非只有考试和工作,否则与机器有什么区别?人与其他动物和机器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在于丰富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的富足,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
即使是将“有用”放在阅读的第一位,“无用之书”也是不失为好的选择。科学源自哲学,历史上真正有成就的科学家,大多在业余时间浸淫于文学、艺术、历史和哲学。因为科学需要思考,思考离不开人文的土壤。“无用之书”里的逻辑思辨,也足以让人脱胎换骨,比如“读史可以明智”。
也就是说,“无用之书”方有大用,只是这种“大用”并非立马见效,而是慢热的,需要漫长的潜移默化来体现。
编辑|甘琼芳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无用
这辈子
子才
有趣
TA的其他文章
业态融合与叙事共生:网络文学促成微短剧的勃兴
最早的外卖:外卖小哥的宋朝兄弟
代表作出海阅读量过亿 公子衍:言情是全世界的主题
图书在抖音上还有哪些机会?什么书在抖音上更受欢迎?
《天道图书馆》作者横扫天涯写作心得:新人要学会分卷
关于阿来的写作观察
《小舍得》鲁引弓:难说什么教育正常,至少明白教育荒诞
中国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气节
相关帖子
•
线上环保保卫战,有趣有料快点赞
•
仙侠剧换配方 以精巧有趣取胜
•
女人这辈子一定要做好这两件事
•
卓牧闲:现实题材网文怎么“有趣”起来
•
贾平凹:我这辈子,最下功夫的是作家这个角色
•
“另类写手”无用一书生:晚上一个字不码 早上灵感爆棚
•
怎么把一件无聊的事写/讲得生动有趣?
•
有趣生活的短视频剧本,300/稿
•
鲁迅这辈子究竟挣了多少钱?
•
无用一书生分享开篇及大高潮的创作要点和经验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