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作家要写好一句话,有多不容易?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2-7-11 13:08:38
1247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今天的写作者们,还有人愿意“精雕细琢”去写好一句话吗?
在本文作者肖复兴看来,这样的作家已经越来越少了:“如今网络和手机微信短平快的影响,萝卜快了不洗泥……一句话,谁还会那么在意?”
然而,只要是有心的读者,都能发现,“同样写一句话,写得好,和写得一般,是那样不同,一目了然。”
口水般的一句话,和文学的一句话,有质的区别。正因如此,肖复兴在下文中,策划了一场“句子展览”,品鉴乔伊斯、叶芝、余华、贾平凹、迟子建等人的“一句话”。
我们可以看到——
契诃夫这样写星星:“天河那么清楚地显出来,就好像有人在过节前用雪把它们擦洗过似的。”
韩少功这样写月光:“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啦地拥挤。”
迟子建这样写落叶:“像缝纫得不结实的纽扣,摇摇欲坠,一阵疾风吹起,牵着它们最后的线,终于绷断了……”
一句话不重要,也许它只博人一瞥;一句话很重要,因为它决定着一部作品,会在多久以后再被谈起。
本文摘自肖复兴《记不住的日子》,经出品方授权推荐。
从写好一句话开始
肖复兴
01
写好一句话,不那么容易。美国作家安妮·迪拉德,在她的《写作生涯》一书中说: “喜欢句子,就能成为一个作家。” 可见,写好一句话,对于一个作家是多么的重要。
我国古典文学有炼字炼句的传统,只是,我们这一代的写作,由于古典文学方面缺乏学养;又由于外语水平的局限,受翻译作品中欧化句式的影响;以及如今网络和手机微信短平快的影响,萝卜快了不洗泥,更注重的是一篇文章、一本书的快马加鞭。一句话,谁还会那么在意?
举几个例子。
比如写夕阳。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这样写: “沉重的太阳向西闲逛,乘着黄色的马戏团马车。”
比如写浆果的颜色黑。还是这位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这样写: “浆果这么黑,夜晚也羡慕。”
比如写衣服口袋多。法国作家马塞尔·帕尼奥尔这样写: “于勒姨父却像商店橱窗那样,浑身上下挂满山鹑和野兔。”
比如写星星。契诃夫这样写: “天河那么清楚地显出来,就好像有人在过节前用雪把它们擦洗过似的。”
比如写土豆,郭文斌这样写:“每次下到窖里拿土豆,都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像是好多亲人,在那里候着我。” “饭里没有了土豆,就像没有了筋骨。”
比如写沙枣林,李娟这样写: “当我独自穿行在沙枣林中,四面八方果实累累,拥挤着,推搡着,欢呼着,如盛装的人民群众夹道欢迎国家元首的到来。”
比如写野鸡,张炜这样写: “老野鸡在远处发出‘克啦啦,克啦啦’的呼叫,可能正在炫耀什么宝物。”
比如写道路,于坚这样写: “大道,亮晃晃的像一把钢板尺,水泥电杆像刻度一样伸向远方。”
如果将这八句话写成这样子——
我们见到的很多文章很多书中,都是这样写的,司空见惯,见多不怪,见而无感。我们甚至还会认为这样简洁,朴素。(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写好一句话,还真的不那么简单呢。
简洁,不是简单;朴素,不是无味。同样写一句话,写得好,和写得一般,是那样不同,一目了然。
写得一般的,干巴巴的,自己看了都没什么兴趣;写得好的,那么生动活泼,自己看了都会兴奋。
口水般的一句话,和文学中的一句话;白开水或污染的水一般的一句话,和清茶或浓郁咖啡一般的一句话;风干的鱼一样的一句话,和揵鳍掉尾一样鲜活的鱼的一句话,是有质的区别的。
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的书,固然在于整篇文章和整本书的思想和谋篇布局中的人物情节乃至细节诸多元素,但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一句话。当然,话和话相互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如水循环在一起,不可能单摆浮搁,但都是离不开写好一句话这样基本的条件,才能使其达到最终的构成和完成。
过去,常说的一句话是, 细节是文学生命的细胞 。其实,每一句话,同样也是其必不可少的细胞,或者说两者如同精子和卵子一样,结合一起,才能诞生生命。
02
再举几个例子。
比如写阳光。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他的《一生故事》中这样写: “太阳光斑被风吹得满屋跑来跑去,轮流落到所有的东西上。”
迟子建在她的新书《烟火漫卷》中这样写: “路旁的水洼,有时凝结了薄冰,朝晖映在其上,仿佛在大地上做了一份煎蛋,给承受了一夜寒霜的他们,奉献了一份早餐。”
比如写月光。诗人阿赫玛托娃在《海滨公园的小路渐渐变暗》中这样写: “轻盈的月亮在我们头上飞旋,宛如缀满雪花的星辰。”
韩少功的《山南水北》中则这样写: “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啦地拥挤。”
阳光月光这样司空见惯而且在文学作品中最常出现的景物描写,这几位作家各显神通,写得花样别出,生动鲜活,避免了阳光灿烂似火、月光皎洁如水的陈词滥调。 陈词滥调惯性的书写,其实和官员的懒政一样,是文人的“懒文”。如果不是,便是才华的缺失。
同样是写水的涟漪。
韩少功这样写: “你在水这边挠一挠,水那边也会发痒。”
诗人大解这样写: “河水并未衰老,却长满了皱纹。”
孰优孰劣,写法不同,读法不同,结论自然不一样。在我看来,诗人显得多少有些为文而文,而韩少功则少有斧凿之痕。
还看韩少功,他写白鹭:“在水面上低飞,飞累了,先用大翅一扬,再稳稳地落在岸石,让人想起优雅的贵妇, 先把大白裙子一提,再得体地款款入座。 ”
再看迟子建写灰鹤: “一只灰鹤从灌木丛中飞起,像青衣抛出的一条华丽的水袖。”
同样写鸟,两位不约而同地将鸟比喻为女人,不过一个是生活中的贵妇,一个是戏曲里的青衣;一个是“大白裙子一提,再得体地款款入座”,一个是“抛出的一条华丽的水袖”。都富有画面感,也异曲同工。为什么异曲同工?因为还是没有完全跃出我们的思维定式。
来看秋天的树叶,比较一下迟子建、周涛和叶芝三人是怎么写的,会觉得很好玩。
迟子建这样写:“深秋的树叶多已脱落,还挂在树上的, 像缝纫得不结实的纽扣,摇摇欲坠,一阵疾风吹起,牵着它们最后的线,终于绷断了 ,树叶哗啦哗啦落了。”
周涛这样写一个女孩子看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上的大鸟身上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看太阳, 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片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它的五脏六腑。 ”
爱尔兰诗人叶芝这样写: “落叶不是从树上,而是从天上的花园里落下。”
三句话,哪句好,你更喜欢哪一句?
我这样问过几位读者。他们说都好,都喜欢。问为什么?他们告诉我——
把叶子比喻成“缝纫得不结实的纽扣”,新鲜,好玩。
把落叶比喻成“树上的大鸟身上的一根羽毛”,也挺好,更好的是又透过这片叶子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看见了叶子里面叶脉的五脏六腑,更好玩,叶子也有五脏六腑,阳光不成了透视机了嘛!
第三种,叶子不是从树上落下来的,是从天上的花园里落下来的,更美,充满了想象!
三句话各自的妙处,他们都看到了。如果说我的读后感,写落叶像羽毛,阳光让它通体透明,是客观的描写;写叶子像纽扣,一阵风就能把它吹落下来,有主观的心情在;写落叶来自天上的花园,则完全是浪漫诗意的想象。
03
喜欢,这也是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心理描写——无论是喜欢物还是喜欢人。
乔伊斯《阿拉比》中写一个小男孩喜欢邻居的一位大姐姐:“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和她说话。这时,我 的身子好似一架竖琴,她的音容笑貌宛若拨动琴弦的纤指。 ”
看,乔伊斯没有用“喜欢”这个词,却将小男孩喜欢这位大姐姐的心情写得惟妙惟肖,用的方法就是一个比喻句,只不过这个比喻很新颖。
贾平凹《商州》中写他看到一根像琵琶的老榆木树根,尽管太大太沉,还是喜欢得不得了。但是,他写这句话的时候,不写“喜欢”二字,而是说: “就将在村子里所买的一袋红薯扔掉,把这琵琶带回来了。”
他们都有意识地避免了“喜欢”这个抽象的词,一人用了个比喻,一人用了个动作,便都将看不见的“喜欢”那种心情,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便也都避免了如何如何“喜欢”的形容词的泛滥。
写好一句话,确实不容易,要不老杜也不会那样感叹: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好的作家,无不会有这样的感叹,甚至这样的梦想,努力让自己写好一句话,写得不同凡响,与众不同。
记得多年前读余华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他写主人公的父亲,写了这样的一句话: “浑浊的眼泪让父亲的脸像一只蝴蝶一样花里胡哨。” 用的是蝴蝶的比喻。
他写一条叫 作“鲁鲁”的狗的一句话,用了蝴蝶结的比喻:“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了鲁鲁的声音。 那种清脆的能让我联想到少女头上鲜艳的蝴蝶结的声音。 ”
余华如此钟情蝴蝶以及形似它的蝴蝶结,两次借用它们作描写,都非常新奇大胆,很吸引人。把脸比作蝴蝶,把声音比作蝴蝶结,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比喻,这样的形容。
试想一下,如果把这两句话写成这样:“浑浊的眼泪挂在父亲脸上。”“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了鲁鲁的声音,那么清脆。”一下子,将描写变成了陈述,去掉了蝴蝶生动的比喻和通感,句子自然就干瘪无味了。就好像汽水里去掉了二氧化碳所形成的气泡,就和一般的甜水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样的一句话,我想起布罗茨基,他形容英国诗人奥登家的厨房,只是写了一句简单的话: “很大,摆满了装着香料的细颈玻璃瓶,真正的厨房图书馆。”
他形容地平线,是一句更为简单的话: “这样的地平线,象征着无穷的象形文字。”
厨房和图书馆,地平线和象形文字,同脸与声音和蝴蝶一样,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他却将两者联系在一起,像两组完全不同的蒙太奇画面拼贴在一起,达到了奇异的效果,让我们充满诡谲的想象,而不只是会说摆满厨房里的那些调味瓶,整齐排列成阵;遥远的地平线,和天边相连的地平线,这样写实的厨房和地平线。后者,属于照相;前者,属于文学。
也想起汪曾祺写井水浸过后的西瓜的凉: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还有诗人于坚写甘薯的甜: “这盆甘薯真甜……甜得像火焰一样升起来。” 和另一位诗人徐芳写街灯的暗淡: “像坛子里腌得过久的咸菜。”
汪曾祺是把凉的方向引向眼睛,于坚是把甜的方向引向火焰,徐芳是把暗淡的方向引向咸菜。都不是我们习惯的方向。我们习惯的方向,是凉得透心(是心),是甜得如蜜(是蜜),是暗淡得模糊或朦胧(是视觉)。不同寻常的想象,才能够有生动奇特的句子出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还想起读诗人闻一多写过的一首《梦者》的诗:
假如那绿晶晶的鬼火,
是墓中人的
梦里迸出的星光,
那我也不怕死了。
其实也是一句话:“鬼火是墓中人梦里迸出的星光”。同样,鬼火——梦——星光,三者不挨不靠,拼贴在这里,营造出一种奇异的效果,将阴森森的鬼火写得人间味儿浓郁,方才让我们感到这样温暖照人。
汪曾祺先生曾经这样说:“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枝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说得非常有道理,而且很生动。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
语言像树,一个句子,是树上的一片树叶,一片片的树叶密集一起,才能成为一棵树;一个个漂亮的句子,才能聚集成一篇漂亮的文章。
语言像水,一个句子,是水中的一滴水珠,一滴滴的水珠汇聚一起,才能叫作水;一个个漂亮的句子,才能聚集成一篇漂亮的文章。
从写好一句话开始,是我们每一位写作者的必修课。意识到我们的文学语言已经受到了伤害而在不由自主地滑落,意识到写好一句话并不那么容易,才会对语言尤其是我们具有上千年悠久深厚传统的母语,有敬畏之感、修为之心,才有可能写好一句话。
2021年11月3日于北京
本文节选自:
《记不住的日子》
作者: 肖复兴
出版
社: 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果麦文化
出版年: 2022-4
#作家
#写好
#一句话
#容易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00后福建网文作家“年入百万”?本人:别冲动
0
3290
吢思
2024-04-01
文化新闻
网络作家蒿里茫茫:女频历史小说的主角设定和战争书写
0
3202
写手发布
2024-04-26
写作交流
在写作中怎么做到每一句话都为情绪服务
0
1472
37紫虞
2024-04-27
文化新闻
48小时流水突破1200万 网文作家公子衍谈跨界:短剧创作也要注重逻辑表达
0
3141
写手发布
2024-05-16
文化新闻
网络作家柳翠虎:怎样写好现实主义都市言情小说?
0
2953
写手发布
2024-05-19
文化新闻
48小时流水突破1200万 网文作家公子衍谈跨界:短剧创作也
0
2866
郑爽我的太子妃
2024-05-21
写作交流
干货 | 刘震云:和文学恋爱,好作家的标准是什么?
0
2568
写手发布
2024-05-29
文化新闻
那些顶级的网文作家,他们的作品你都看过么
0
2816
fangrongxi
2024-06-13
文化新闻
十大‘著名’网络作家,谁才是你心目中的‘网文之王’?
0
2606
哥舒明朗吾爱
2024-06-25
写作交流
张炜:作家是怎样讲故事的
0
1735
写手发布
2024-06-2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他们所提供的稿酬颇低!
金七猫奖得主:以非遗为舟,在现实题材中疗愈与成长
网文大神“杀虫队队员”现场签名排长队:一场打破常规的网络文学
4
七猫征文大赛颁出112万奖金,非遗题材作品斩获金奖
5
112万元奖金投向现实题材,1.5亿元投入微短剧,上海头部网文平台
6
15年了,为何中国科幻,没有诞生下一个“刘慈欣”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