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山东学子三下乡:郭魏夫妇坚守匠心,矢志不渝传承齐笔 (通讯员 高萌璐 肖越 李艺)为进一步了解齐笔工艺对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大张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7月7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浓“农”深情,“乡”约振兴实践团走进大张淡村郭明昌与魏玉芬老师的家中,向二位老师请教与齐笔工艺有关的问题。郭明昌老师于1955年出生于一个毛笔世家,从小就跟随祖父辈制作和销售“齐笔”。1964年,村里成立集体经营的“齐笔”制作总厂,各生产队都有了毛笔制作作坊。在2003年大王镇成立了山东齐笔文化有限公司,并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齐笔”商标,让齐笔生产抱团打天下。之后,又先后成立了“齐笔研发基地”、“克玖笔庄”、“仁和笔庄”、 “西营毛笔厂”、 “东营中齐文化用品有限公司”、“中华齐笔”等,从此,齐毛笔不仅依旧传承着博大精深的孔孟文明,同时也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养育着一方水土。2010年12月,郭明昌制作的“中华齐笔”,被评为“品牌山东”最具特色旅游商品。 介绍过程中郭老师提到齐笔选料严格,笔头与笔杆都必须有特定的原料,笔头多以上羊毛,兔毛,马尾等为主,笔杆则以竹片,硬质木材,紫檀,红木,景泰蓝等为主。中华齐笔,因其“毛颖之技甲天下”“紫亳之价如金贵”而与浙江湖笔、安徽宜笔、河北衡笔,一同被誉为当代中国的“四大名笔”。与其它三笔不同的是,齐笔采用狼毫材质,选料更为严谨,工艺更为精湛。齐笔工艺繁复,制成需要150多道工序,环节复杂,成笔的标准也全靠艺人积年经验来把握,难以使用文字承载传授,长期以来依靠民间手工艺人师徒传承。齐笔的主要制作方法就是先做成毛笔头中心的“笔柱”也称“笔胎”,再在笔柱上覆上一层薄薄的披毛,把笔柱紧紧抱住。然后对笔头进行“掐头、圆头、覆头、平头”等精心制作后,再将做好的笔头经过按头、修笔、捋菜等工序才能将一支齐笔的雏形初步完成。从选料到成笔,要经过浸、拨、梳、并、连、剔等工序,每个步骤都是手工活,技术要求很高。齐笔成品要求达到笔锋尖锐、整齐,较好地体现“尖、齐、圆、健”四德。 郭明昌大师是“广绕齐笔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山东齐笔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艺师、中国齐笔协会会长、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正是因为有了齐笔工艺的带动发展,大张淡村的经济得到显著发展,并有“齐国笔乡”之美称。广饶齐笔的极盛时期为清道光年间,在广饶县的大张淡村、北张淡村、卧石村等,是齐笔制作最为发达的村庄,在这些村庄中,几乎家家户户皆制笔。 20世纪90年代,毛笔制作受到巨大冲击,很多手艺人都放弃了毛笔制作,但是郭明昌老师一直坚持,并将齐笔文化发扬光大,坚守这门手艺传承至今,成立山东齐笔文化有限公司,并通过各种渠道让齐笔走出中国,远销海外。民间工艺养育一方人,正是由于齐笔产业链的形成带动周围村庄经济发展,使各个村庄合作共赢。也正是因为郭明昌大师的坚守使得该村庄现在可以凭借制作毛笔而得到发展,也使得齐笔文化成为东营文化甚至山东文化的一大代表。在郭明昌老师看来,作为非遗文化传承人,应该将齐笔这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发扬广大。 20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制笔工匠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勉,铸造了齐笔的辉煌。它将作为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被永远地传承下去。现在应更将齐笔产业发展,在传统工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使毛笔产业链更加完善,增加齐笔产业的附加值,创造更高更好的经济效益,更好的带动周围村庄的发展,现如今齐笔集团生产制作的“狼毫”等系列产品以远销日、韩及欧美等国,成功使经济得到有效发展。乡村手工艺的灵活生产,和就业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新时代的手工艺更是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理念,会出现多种新业态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