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视角] 网络作家柳翠虎:怎样写好现实主义都市言情小说?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官方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24-5-19 13: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网络文学蓬勃、鲜活地在这个时代生长着,以它的无限想象,以它的烂漫可爱,以它的现实沉思,给予这个国家数以亿计的读者以各种形式的能量与元气,创造新的奇迹与可能。

网络文学旺盛生发,始于写作初心,成于时代机遇,更离不开所有写作者一点一滴的耕耘。无论是知天命的阅历还是Z时代的新浪潮,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同样的光芒,他们对于写作的每一点思考,都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中国作家网通过推出“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专题,与众多读者一起重温网络文学名家们的写作初心,分享他们的文学理念与创作细节。我们相信,多元与精彩,都将会在这里呈现。

(栏目主持:虞婧)

qw1.jpg
柳翠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四十三届高研班学员,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原知识产权律师。代表作《装腔启示录》《这里没有善男信女》《薄情人回收手册》《浪漫有限合伙》等,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1年度)“新人榜”。《装腔启示录》入选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3年度)“IP影响榜”,同名改编剧已在湖南卫视、芒果TV热播,获2023微博视界年度大众喜爱作品。处女作《这里没有善男信女》改编剧《半熟男女》即将于优酷播出。

柳翠虎:怎样写好现实主义都市言情小说?

女性都市题材一直是女频小说的常青树,也一直是影视改编的热门。从最早的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到后来的张爱玲《倾城之恋》《十八春》,从近年来不断被改编的亦舒作品《玫瑰的故事》《流金岁月》和《我的前半生》,再到近几年大热的电视剧《欢乐颂》系列,都从不同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都市女性的爱情、工作和生活。

而女性都市题材的热门,也导致了都市题材写作容易陷入瓶颈——正因为日光之下无新事,当绝大多数的情节、话题和桥段都已经被无数富有才华的前辈写了又写,身处于当今年代的我们应当如何避免老调重弹,将经典的故事写出新意,是进行都市女性题材创作首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我在这里分享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小经验。

把握时代脉络,旧瓶需装新酒

都市女性题材的故事往往很好概括,无非一位或者多位女性在大城市中与同性、异性的关系,以及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爱情、友情与事业是长盛不衰的主题。以都市爱情为例子,无论是一百年前还是现在,故事的内核都是相似的:都讲述了都市里的爱情真心难得,往往伴随着彼此的猜测、试探与算计。

那么不一样的是什么呢?是新时代的视角。在女性主义不断发展的今天,同样的境遇之下,新时代的女性与旧时代的女性做出的选择是截然不同的,她们在爱情中的地位也是完全不同的。

举个例子,在我的小说《装腔启示录》里,男主角徐子诠和女主角唐影之间的爱情互动,就致敬了张爱玲《倾城之恋》的经典桥段:

范柳原夜半给白流苏打电话,一句话不说,只说“我爱你”,把白流苏吓得心跳加速。而《装腔启示录》也出现了大半夜打电话说“我爱你”的桥段,可这个打电话的人则变成了女主角唐影,而打电话的原因是她不愿意在爱情里落入下风,处心积虑想要让这位男主角为自己心动。

qw2.jpg
当然,这两部小说完全没有可比之处,我举这样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同样是爱情里的试探与算计,一百多年前的白流苏选择范柳原是绝望之中为了一线生机的放手一搏,而如今的唐影只不过是在众多追求者当中选中了与自己灵魂共振的徐子诠。过去的女性或许需要利用爱情实现自救,而如今的女性已然开始享受爱情。这是时代赋予我们全新的视角和体验。

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会也应当反映当下人物的价值观与思想。也就是说,尽管内核相同,但时代在发展,观念在变革,只要能够把握当下观众的心态和诉求,依然能够在都市爱情题材的“旧瓶”之中源源不断注入新酒。

保持对生活的敏锐度,取材于现实

要想写好都市题材,必须要有一个先决条件——拥有真实的都市生活经历,或者需要创作者对都市生活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和情感。人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精准刻画。

都市爱情与其它情感故事,比如校园爱情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都市里的感情是充满算计和权衡的。这是由以下两点决定的:(1)都市爱情的主角是进入社会并且拥有事业的成年人,成年人往往时刻需要权衡利弊、为结果负责、行为谨慎并且尽量避免情绪化。(2)都市的资源是紧缺的,生活节奏也是紧张的,每个人所拥有的东西是有限的。一个每天需要朝五晚九拿工资为房租和升迁焦虑的人,是很难产生不顾一切并且奋不顾身的感情的,大家讲究的是“性价比”,在这样的丛林法则下,就连爱情都如同商品被标价,需要反复考虑值不值得。这就是都市爱情的特色。

qw3.jpg

也就是我说的,要写好都市,关键是要了解都市,理解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并了解这个环境的运行逻辑。只有先身处于这个环境当中,才能自如刻画。

好故事的关键,是塑造出鲜活的人物

如果问一个故事什么最重要,我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人物。但凡人物成功了,那么这个故事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就像提到《红楼梦》,一瞬间我们脑袋里涌现出来的是无数个鲜活人物的名字和经典形象,并且能用一句话甚至几个词语迅速概括出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就是非常成功的人物塑造。倘若一个故事通篇没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那么这个故事大概率不会被人铭记。

都市小说写作也一样,尤其是在同质化创作严重的今天,同样都是在大城市辛苦打拼的干练女白领,我们创作的和别人创作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凭什么读者记住的是你笔下的女白领,而不是别人笔下的女白领呢?

在写作《装腔启示录》的过程中,我就考虑了这个问题,女主角唐影同样是一个在大城市辛苦打拼的女白领,而我赋予她的一个特色就是“装”,开场的她是一个不太讨人喜欢的角色,她特别用力,特别拧巴,时刻需要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一个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目的是能够让观众记住她。随后,我再来揭示她“装”的背后,是一种无奈:是因为她迫切想要拥有一些美好的东西,而她信奉的人生观就是假装拥有,直到自己真的拥有。她所谓的“装”,归根结底是都市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

qw4.jpg

同样,我在我的另一部小说《这里没有善男信女》(出版名《半熟男女》)中,也塑造了一个几乎可以称之为“恶女”的形象——何知南。一开始的何知南是一个几乎没有人会喜欢的角色,她平凡又不安于平凡,明明有着异地恋的男友,却依然不断追求新的恋情,可以说是一个充满了道德瑕疵的角色。但随着故事发展,大家慢慢发现她很多行为的动因是因为她实在太缺爱了,她自卑又不自洽,只能通过让不同的人爱上自己,以此来获得信心。最后,何知南受到了教训,也学会了自洽。

很多创作者在人物塑造中,都试图塑造出一个完美的人物,她们不仅有着绝世容貌、家境优渥,同时品行高洁、聪明智慧,行为举止无可挑剔,任何男人都会爱上她们……但事实上,真实的人性本就充满了缺点,也只有缺憾才能够让大家共情。完美的角色一定是雷同且无趣的,只有存在缺陷的人物才是独特而鲜活的。

最后,都市爱情故事需要既关注“都市”,也不能放弃“爱情”。“都市”要求我们的故事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角色需要落地,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需要符合现实,比如塑造一个“在北京打拼月薪五千的女白领”,就要考虑清楚对方是做什么职业?什么学历背景?房子租在哪里?房租多少?年龄多大?家庭如何?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她最大的困境是什么?……越往后考虑,全部都是现实而细节的问题,倘若忽略这些问题盲目下笔,就容易变得悬浮和虚假。

而“爱情”则需要我们的故事是浪漫的,男女主之间的结局尽量是美好或者无奈的,而不应该太残酷。很多读者认为《装腔启示录》的结尾太虚幻,失去了现实意义,有很多读者评论道:在现实生活里,你可以看见无数个真实的唐影,却找不到一个温柔多金又专一的许子诠。

但我想说,都市言情本质上还是“成人童话”,文艺作品尤其是网络文学归根结底还是给读者造梦,我们塑造尽可能真实的人物,但让他们在我们的幻想中拥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又有何不可呢?

来源:中国作家网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