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学观点] 张炜:作家是怎样讲故事的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家讲故事

文/张炜

在作家中,一个极会讲故事的人常常让人羡慕。因为小说家没有不为故事发愁的,虽然许多人都说故事不太重要。实际上写作者常常是被故事所牵引,进而又被激动。一个好故事可以让一个作者夜不能寐,而一个意象一个主题,却大多没有这样的力量。看某些人的小说,我们会觉得故事在他那儿根本不成问题,它们可以像河水一样汩汩奔流,永不干涸。

我们在阅读中琢磨其中的奥妙,会发现这样的写作者胆大而又心细。有时候纯文学作家的忌讳是很多的,甚至有一点偏执的诗性,不敢说不敢动,生怕让故事给害了。其实再往前走,自然流畅起来,对故事即不再畏惧。纯粹的作家心思缜密,一般情况下并不会让故事毁掉自己。

比如一位作家出生于半岛地区,那里仙气缭绕,本来是大可以谈论“怪力乱神”的。这是一种难得的地域优长。有这样的文化气脉,有完整而奇特的人生,就是极珍贵的条件。这样的作家即使编出惊险的故事,也要可信得多。实际上所有的好故事都需要淳朴的精神,并要依赖一方水土的滋润,缺少了这些,读者就会产生出抗斥心理。我们愿意读那些奇妙的故事,主要是相信作者所立足的那片土地。

一些人竟然讲了许多荒诞不经的故事,真正称得上千奇百怪。这样的故事非常难讲,因为我们听到的耸人听闻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在他们这里却讲得一片新鲜,无所顾忌地自由。有人把这些归功于特别迷人的语言技巧。的确,故事需要语言艺术的传达,让故事迷人,讲述者的口吻必要迷人。那种流畅自如、随意从容、煞有介事,读来确是一种享受。不过这也并非最主要的原因,因为有些作品虽然语言相当娴熟巧妙,读来却未必有这样的效果。剥开薄薄的语言之壳即现出作者的文心:平常的心,不欺的心,与人为善的心,就像优良的土壤,能够培植出各种美苗。这些美苗中有语言,有意境,有主题,有故事,也有其他种种。

现在能讲一些好故事的人不是那么多了,因为不够安静,也就不能享受自己的讲述。人非草木,免不了要在时代风气中受薰,在剧烈竞争中,在相互的攀比中,常常会害上急躁症。时代的病症无人幸免。强抑着急躁去讲故事,就会聒噪和粗俗。我们有时候求一个好故事,首先必得求一个好心情。谁把我们的心情给弄坏了?是紊乱与恶俗的时代风气。弄坏了,就要一点一点修复,大概那些有着强大修复能力的人就是最好的作家了。

兴致勃勃和有滋有味的讲述给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感觉,这在当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没有枯竭感,没有中空感,也没有放肆地一路写下去,是很不易的。人人心中都会有些激情,但它们总是被消耗掉;好在认认真真地生活,又会产生出新的激情。作家难以掩饰激情的缺失,尽管掩饰的办法会有很多,比如不管不顾地大写一番,再比如把故事讲得昏天黑地。可惜这也仍然无济于事,它最终还是难以使人着迷。只要拥有激情,写远古,写战争,写海洋,写鸟兽虫鱼,都会投射出生命的热力,凸现出一个特异的灵魂。我们所熟悉的故事好手都是认真生活的人,他们朴素而又正义。这样,就有了不绝的激情。

一个人能够安静下来,能够淳朴,那么心中的爱力就会满溢,激情就会大得不可思议。这是作家讲述的动力和源泉。

也许他们最初的故事并没有多么惊天动地,没有特别地引人注目。但努力和尝试一直在继续,经过不断地自我完善,调整,最后变得丰腴起来。作为一个劳动者,他们十分有韧性,有自我咀嚼的习惯。就这样坚持下来,积累下来,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对于任何人而言,劳动的积累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够积累是一种品质,而不是一种能力和技巧。许多年之后再来看这些创作,就会有一种脉络清晰的求索痕迹。大概所有的好作家都有类似的特征。只可惜我们太讲求一时一地的得失,过分看重眼前。如果转而着眼于一个漫长的不间断的过程,很可能是一种更值得重视的心智。

但比起一般的积累型作家,有的故事能手可能又多了一些灵动和机警。这使他们在创作中或有转向,时有变法。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他们的节奏感既强,又呈现出分明的阶段性。他们常常在不同时期讲出不同的故事。

作家眼下最擅长写中篇,因为无论实际年龄还是心理年龄都处于中年。前些年他们最擅长写短篇,因为那时的心理状态还是青年。他们的老年可能来得比较迟缓,不过一旦来临,就必定会奉献出长长的好故事。

优秀作家在生命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拥有讲述的青春。
                                                              
1996年12月5日

qw4.jpg

      张炜,1956年11月7日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山东省栖霞市,中国当代作家,万松浦书院名誉院长,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任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主席,山东青联副主席。

    1975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1982年5月,发表短篇小说《声音》。1984年7月,发表短篇小说《一潭清水》。1985年8月,发表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1986年10月,发表长篇小说《古船》。1992年5月,发表长篇小说《九月寓言》。1994年12月,出版长篇小说《柏慧》。1997年6月,出版长篇小说《远河远山》。2001年10月,出版长篇小说《能不忆蜀葵》。2003年3月,发表长篇小说《丑行或浪漫》。2007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刺猬歌》。2011年,凭借耗时20余年所创作的七百万余字"大河小说"《你在高原》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月,发表长篇儿童小说《半岛哈里哈气》。2015年5月,出版儿童小说《寻找鱼王》。2016年5月,发表长篇小说《独药师》;12月2日,当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2018年1月,发表长篇小说《艾约堡秘史》。2020年1月,出版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我的原野盛宴》;6月,出版《张炜文集》50卷;7月,出版人物研究评传《斑斓志》。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