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中国科幻小说,开始流行长篇历史题材?
[ 复制链接 ]
潇雨歇
版主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
好友
56
回帖
297
银子
版主
积分
395
主页
发表于:2025-5-15 12:52:58
19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撒马尔罕的雷吉斯坦广场,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标。视觉中国丨图
根据《旧唐书·西戎》记载: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地区)在隋炀帝时期通过联姻成为西突厥属国。唐高祖武德十年,康国首次向唐朝进贡名马;唐太宗贞观九年又进献狮子,太宗命虞世南作赋嘉奖,此后每年定期朝贡;贞观十一年再献金桃、银桃,太宗下诏将其移植至皇家园林种植。
千年之后的汉学家薛爱华,从这段记载中看到了唐代中外文化与物质交流的吉光片羽,并最终写就了《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部西方汉学名著。
到了科幻作家杨晚晴笔下,“金桃”成为了可以赋予机械傀儡真正智能的顶级算法。对于金桃的争夺,也成为了唐朝与大食之间大国博弈的核心一环。在大唐境内和西域诸国之间,有着堪比互联网的镜塔系统以光来传递即时信息。而在长安城内,更是密布着用来收集和分析信息的复杂网络。
这一切,都让《金桃》这部以唐朝为背景的历史科幻小说,看上去就像是当下的故事。近年来,《七国银河》《天启》《新新日报馆》《小镇奇谈》等长篇历史科幻小说纷纷涌现。其实,在一百多年的中国科幻小说史上,这样的小说还很新。
历史与科幻,曲折的结合
一些国内原创的历史题材科幻长篇小说书影(《天意》《金桃》《七国银河》《新新日报馆》《小镇奇谈》《天启》)。资料图
当鲁迅和梁启超等人将科幻文学引入中国时,科幻小说常常想象未来中国的景象,是用来倡导科学、破除愚昧、开启民智的警世寓言。
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科幻小说延续着这种“职责”,即“描绘未来,指引读者”。这样的科幻小说中描写的未来世界,就像是物理学中的“真空球形鸡”一样,既缺乏细节,也缺乏实感;其中塑造的人物,也几乎是用来表达科幻设定的“工具人”。
随着社会发展,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逐渐增大,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与问题也在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再单纯把科幻当做开启民智、进行科普的工具,就显得有些过时了。这也就导致这样的科幻小说,很难像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那样,去深入地探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那些议题。
也正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幻都在国内被视作“点子文学”,是给青少年培养对科学的兴趣的课余读物,而不被视为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自1980年代开始,国内的科幻创作逐渐摆脱了过于沉重的责任,科幻作家们开始更多地从文学角度和读者接受(市场)角度去探索创作,这也意味着更强的“当下性”。
当时,国内科幻作家想要更好地体现“当下”,还面临着另外一重困难。在《三体》之前,他们大多是通过经典外国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成为科幻迷的,这些作品自然就成了他们创作的重要范本。可以看到,这些小说中经常会不自觉地出现西方背景和人物。例如刘慈欣正式发表的第一篇科幻小说《鲸歌》,其开头就是这样的:“沃纳大叔站在船头,望着大西洋平静的海面沉思着。他很少沉思,总是不用思考就知道怎样做,并不用思考就去做,现在看来事情确实变难了。”
随着创作的逐渐成熟,这些设定被有意识地去除,并且,很多中国科幻作家开始尝试“历史科幻小说”,在某个历史背景下虚构科幻故事。
2004年,由钱莉芳创作的历史科幻小说《天意》
出版
,销量超过20万册——这本身也是历史性的,在此之前,国内原创长篇科幻小说的发表和出版都很罕见。刘慈欣于2003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是时任《科幻世界》主编的阿来依靠个人在主流文学界的影响力,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当时销量只有一万册出头。
可以说,《天意》极大地提振了原创科幻长篇创作和出版的信心。2010年,刘慈欣给钱莉芳的题签中专门写道:“是你使我确立了对科幻长篇的信心。”
在2023年成都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上,中国科幻作家海漄获得雨果奖的作品《时空画师》,也是历史科幻小说。
历史如何科幻
新疆博物馆中的唐代壁画。视觉中国丨图
想要写好历史科幻小说,却并不容易。
读者对于历史的熟悉,使得小说中出现的任何错误以及违和感,都极有可能被感知,进而影响阅读体验。而对小说“当下性”的追求,要求创作者在数千年历史的连续光谱当中,找到与自己想要去表达的时代特征波长最为接近的那个片段。
更关键的挑战则是,如何将历史和时代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科幻故事。这其中体现的是每一位作者的个人创作风格与特点。
例如,韩松的《一九三八年上海记忆》,在小说中1938年的上海,出现了本不属于那个年代的影碟、放映器、离子大炮等来自现在或者未来的发明。这些不同时代的碎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错乱迷离的时空。而这也正是贯穿了韩松科幻创作的特点,即:奇异性、陌生性、神奇感。
而在张冉的《晋阳三尺雪》中,网络聊天、时空穿越这些元素,以一种戏谑夸张的方式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发生的宋灭北汉之战中的晋阳城杂糅在了一起。这其中体现的,则是张冉本人创作中一以贯之的特点:故事性、传奇性以及文学性。
就这样,在中短篇这个体量中,国内的科幻作家们进行了各种风格和类型的探索。
当小说的篇幅扩展到长篇时,需要作者创造出一个能够让读者沉浸其中的完整的世界。杨晚晴的《金桃》中选择在唐朝建构这个世界。
唐朝的开放与现在的全球化;唐朝的多民族共存和现在的多元文化社会;唐朝与西域诸国以及更远的阿拉伯帝国的关系和现在的地区冲突以及大国博弈;唐朝的丝绸之路与现在的“一带一路”倡议;唐朝的文化影响力与现在的软实力竞争……,唐朝与当下这个时代有若干气质上的相似性。现在人们所面对的许多问题与挑战,只需稍加改变,就可以融入以唐朝为历史背景的故事当中。
人工智能,作为正从各个层面改变我们生活的人们议题,成了《金桃》的故事核心。显然,要将人工智能合理地融入以唐朝为历史背景的故事当中,并不容易。
为了做到这一点,杨晚晴在小说中设计成了由唐朝生产的,以极其细小的瓷片和丝线作为元件的中央处理器——“算机”。这些带着浓浓“丝绸朋克”气质的算机,所驱动的则是各种可以提到人类日常劳作,也可以作为战争兵器的机械傀儡。
除了计算机的硬件之外,作为人工智能的另外一部分,算法,在《金桃》中则被放在了西域撒马尔罕城的学院中。只有当唐朝生产的算机与撒马尔罕的学院设计的算帛相结合的时候,这个一千余年前的人工智能才能够发挥它的功能。
唐朝与大食帝国,围绕撒马尔罕学院的算法所展开的争夺,也就构成了整部《金桃》的故事。
有着数千年漫长历史,同时又站在现在世界大变革的最前沿,中国所具有的这份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特殊性,给予了现在中国历史科幻的创作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也更值得我们去期待,能够用自己对过去,对当下,对未来的思考,创作出怎样全新的历史科幻小说。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海客
责编 刘悠翔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家还在,真好
这个世界怎么了
戏题写手之家
散文舍第一帖?!!
无题
《2024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网文作者规模首次突破3000万
昔日网文巨头,消失了
阅文集团陷危机:盈转亏,月活用户减少近四千万
告别肤浅阅读!原来我们都被“看”书骗了这么久?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话题
约稿
500-800元/千字 | 「香港文学」杂志长期征稿
南京书迷追来上海,这一抹黄席卷五角场,网络文学有了自己的线下
4
高考,真还有一考定终身的奇效?
5
日本网文,给中国作者,带来新启发
6
1200元/篇 | 「鹿鸣」杂志长期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