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外行人也能叫上名字的村上、阿多尼斯,以及文学爱好者们更加熟悉的罗斯、欧茨……怎么又是这些老面孔?可能他们不得奖,我们吃瓜群众比他们自己都着急…… 等等,今年好像有些不同——这2位作家也在近几年赔率榜上出现过,但排名迅速跃居前十,不过是近期的事。难道… 废话不多说,一起来瞅瞅名单上的新面孔吧~
哈维尔·马里亚斯:报告大王,他们说您能拿诺奖!
对于咱们中国读者来说,这位作家的名字还比较陌生,他的代表作《如此苍白的心》是于去年1月份才刚刚译介到大陆的。然而在英文文坛,他已经大受欢迎,作品也已经被翻译成43种语言啦。 谈到创作风格,先谈他的偶像——希区柯克。没错,马里亚斯极其迷恋希区柯克式的悬疑、背叛。上面说到的那本《如此苍白的心》,标题就是来源于《麦克白》中妻子对麦克白说的一句话:“我的双手也跟你的颜色一样了,但是我却羞于让自己的心像你那样变白。”可见他的作品跟莎翁笔下的谋杀故事有微微的呼应,其中不少描写,读来像极了一组电影长镜头。语言繁复、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各种超长句、超长段… 读起来一定蛮过瘾~(可能也是大部分作品尚未译介到中国的原因?)
然而马里亚斯靠写书竟然当国王了你们造吗… 东加勒比海有一片无人小岛称为雷东达岛,1865年有了第一任“国王”(好吧他说是就是咯),其实真相是小岛没人就自己封了个微型王国做国王玩玩。然而这个头衔竟然一直延续了下来,马里亚斯是通过作品《灵魂之歌》得到了上一任国王的赞许,退位之后就把王位给…了…马里亚斯…
马里亚斯手里的王权还不小,时常册封个“公爵”,奥尔罕·帕慕克什么都被他册封过,而且被册封的文化名人纷纷表示荣幸地欣然接受…(贵圈我真的不懂… )马里亚斯索性出版了一本说明就叫《雷东达王国》。如果他真的能摘得诺奖桂冠,恐怕这本小册子就会成为LonelyPlanet一般的存在了吧,或许还会成为新一代旅游胜地… Who Knows?
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老”作家的新征程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是匈牙利文坛在诺奖角逐场上的一匹黑马,不仅替代了往年匈牙利代表队的老将纳达斯·彼得,更一举打进前十。
当然,拉斯洛本人绝非文坛新人,出生于1954年的他早在31岁的时候就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撒旦探戈》,2012年才被翻译成英文版,3年后便斩获布克国际奖。2015年布克国际奖主席玛琳娜·瓦尔纳将他比作卡夫卡,“给你一种怪异的兴奋感……然后过一会儿又让你平静下来。”
他的作品以长而复杂著称,主题多为反乌托邦和忧郁主题,比如《撒旦探戈》:一个偏远村庄,十几个村民,加上一个骗子,就搭出了一部充斥着阴谋、背叛、梦想的讽刺大剧。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改编的电影也长达8小时,唯有如此才足以让拉斯洛坚决、缓慢、激情如岩浆般的文字通过镜头的透镜流淌到观众的面前。
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曾说过:“要是让我做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我会选拉斯洛·卡撒兹纳霍凯”。乘着去年布克奖的东风,拉斯洛也许真的能成为凯尔泰斯·伊姆雷之后的第二位匈牙利诺奖获得者。
当然,还是要请出我们这些老面孔了——其实他们不仅代表着自己本身,其背后也是昭示着文学的一种类别是否受到评委的肯定,体裁也好,国籍也罢…
空窗23年了,美国文坛表示不服
自1993年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美国作家荣获诺贝尔奖了。但历数诺奖中美国作家的获奖次数,从1901年第一届诺奖以来,已有10位美国作家获此殊荣,在总数112名得主中,这样的比例并不算小,说明诺奖评审对于年轻的美国文学还是给予了不小肯定。
其实无论是Ladbrokes赔率榜,还是文学爱好者圈内的评议中,一直都将菲利普·罗斯、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列入夺奖热门人选,然而这也热门了有20年了…
菲利普·罗斯:我封笔4年了,你们随意哇
“现在,我不想继续写作了。我把一生都献给了小说——读小说、写小说、教小说。我已经将自己拥有的天赋发挥到了极致。”距离2012年罗斯在宣布因个人原因封笔已经有4年了,这位美国作家在今年的赔率榜上却是一跃进入前三名,难道诺奖对他文学方面的成就也要表示正式认可了?2次美国国家图书奖,2次普利策小说奖,布克国际文学奖终身成就奖… 果真是太热了以至于不能获奖吗?(村上表示一脸懵逼)在宣布封笔时,罗斯也提到自己会坐下来静心阅读自己以往创作过的31本作品。罗斯就这么淡出文坛了,或许他现在正在悠闲地在书桌前翻阅几页书稿,回味着自己的创作生涯吧,外界对他的追捧,可能已经都被他挡在了门外…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民主党过时陈腐的初选制度让特朗普崛起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而欧茨作为‘’女福克纳”,以“哥特现实主义”见长,善于以心理分析、意识流等手法渲染出奇诡隐秘的文学图景,同为畅销作家的斯蒂芬·金曾评价其代表作《被诅咒者》是“世界上第一部后现代哥特小说”。同时,她擅长揭露美国社会的各种暴力行径和罪恶现象。这些暗黑系的作品,如《僵尸》、《被诅咒的》《梦魇故事集》等,也于去年新晋被译介到大陆。从她的作品中,你能从暗黑中读出浓浓的社会关怀,一窥美国社会的面貌。不论诺奖结果如何,这两位美国文坛成就颇高作家的作品,还是严重推荐大家一读的。
在这届美国大选中,美国作家似乎表现得特别活跃,5月份时400多名作家联名反对特朗普就是一个大新闻。欧茨虽然没有参与这件事,但是对特朗普也颇有微词,称“让特朗普的崛起成为可能的,正是民主党过时陈腐,赋予极端主义者的比重过高的初选制度。”
除了小说,是不是也该读点别的?
依往年比例来看,诺奖在体裁方面似乎更青睐小说与散文,以戏剧、诗歌作品取胜的获奖者在总数113名得主中分别占了14位和37位。此次榜单的前十名中,诗人阿多尼斯、戏剧家乔恩·弗斯、彼得·汉德克分别位列第2、第8和第10。距离上一次诗歌获奖也有6年过去了,戏剧体裁更是阔别已久,不知今年诺奖评委的口味会不会关照下其他领域呢?
阿多尼斯:可能是西方世界最受欢迎的东方诗人
阿多尼斯老人家早就表态:我从不关注‘诺奖’,一切奖,包括‘诺奖’都与我无关。然而赔率榜上一直高居不下的位置,每年热门大预测中都少不了的追捧,让阿多尼斯从未淡出过公众视野。过去10年中,只有来自瑞典的特朗斯特罗姆一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难怪诗人阿多尼斯这样被看好。 目前尚未获过诺奖的作家,没有哪一位诗人像阿多尼斯那样,对整个民族的文学作出贡献、将其发扬的同时,也受到各国读者的广泛喜爱。从背景文化方面讲,来自叙利亚的阿多尼斯,在创作上带有“异域”风格,由于久居巴黎又融合了法国文学特点,他的诗作“好懂”“公共性强”,相比于众多晦涩难懂的诗歌来说人气甚旺。观之阿拉伯世界,只有纳吉布·马哈福兹一人成功登顶“诺奖”,阿多尼斯作为一位阿拉伯世界的“出走者”,能否为阿拉伯文学添上几许荣耀呢?
虽然已经86高龄,但今年他还是再度发声,直言“伊斯兰社会无法现代化……它不引发讨论,不进行思考,没有贡献任何思想、艺术、科学和能够改变世界的愿景。不断重复正是它终结的标志。阿拉伯人将继续存在,但不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乔恩·弗斯:挪威的“新易卜生”
位列榜单第八的是挪威当代戏剧家乔恩·弗斯,不仅在本国以及整个西方都广受赞誉,剧作被反复搬演和诠释。欧美剧评家们亦赠予了他不少美称如“新易卜生”、 “新贝克特”,称其为“易卜生之后挪威对世界的最大贡献”。资料显示,所创作的28部剧本已被翻译为40余种语言,除欧美之外,其戏剧世界也已拓展至亚洲、南美等各个角落。可以说,弗斯的作品在西方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值得注意的是,他不仅是一个戏剧家,也创作过大量小说,2015年更是凭借《奥拉夫之梦》等三部小说荣获北欧理事会文学奖。
彼得·汉德克:他就是那个骂观众的戏剧家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彼得·汉德克被誉为“当代奥地利最优秀的作家”,此次跻身诺奖博彩榜单,更成为了德语文学绕不开的话题。其先锋性的诗歌、戏剧俘获了诸多读者及作家的心,其中最著名的作品《骂观众》开创了“说话剧”的先河,几位演员喋喋不休先是把戏剧、舞台指责一番后,又将矛头指向观众,传统戏剧就这么在汉德克笔下分崩离析,成为《等待戈多》后戏剧领域的又一座里程碑。 2004年诺奖得主,奥地利女作家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对汉德克赞誉不已,她说“汉德克是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论及诺贝尔奖,他比我更有资格。”然而根据诺奖“文学地缘”的常规原则,2011年诺奖颁给了瑞典的特朗斯特罗默,2014年颁给了法国的莫迪亚诺,2015年颁给了白俄罗斯的阿列克谢耶维奇,今年的诺奖得主恐怕不太可能出现在同属欧洲的奥地利。2016年,他的剧作《阿兰胡埃斯的美好时光》被导演温·韦德斯改编成为同名电影,并参与今年的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有意思的是,这还是一部3D电影。虽说汉德克获奖几率不大,但借此机会了解一下这位“活着的经典”才是正事。
诺奖去哪儿?
2015年,白俄女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摘得诺奖,又激起了关于诺奖政治化、类型化的怀疑,这一趋向在近年来越发明显。如此以来,诺奖将走向何方?
恩古吉·瓦·提安哥:生活在欧美的非洲少数族裔作家
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近年来亦是诺奖热门人选,去年位居榜单第三的他,今年排名虽略有下降,但仍以10赔1位居第四,究其原因,不得不提的是其非洲作家身份。作为肯尼亚最有名的作家,提安哥的反殖民小说影响了非洲几代人,竞争力不可小觑。 提安哥的写作主题多涉及激烈阶级冲突、深重社会矛盾,以及殖民主义之罪恶,其代表作《一粒麦种》、《血色花瓣》均描摹了肯尼亚独立前后的社会百态,叩问着后殖民时代的民族命运,时代色彩浓重。
著名文化批评家叶匡政去年曾指出,“非洲作家的得奖概率起码远比村上春树要高”,然而纯粹的非洲作家获奖的可能性并不高。今年的情况也有些类似,提安哥作为“生活在欧美的少数族裔作家”,既能满足评审对于评奖地缘的兼顾,又能满足西方文化对“他者”的想象,排名一直居高不下也便不足为奇了。提安哥自2013年跻身Ladbrokes榜单前十以来,赔率一直大热,而且逐年提高(2013年12赔1,2014年10赔1,2015年7赔1,名列第二),倍受世人关注。著作等身的文学成就与78岁的年龄,也已可配得上“德高望重”的评价,若此次真能摘得桂冠,似乎也实至名归。
伊斯梅尔·卡达莱:东欧文学的政治意味难以洗刷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作为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诗人,伊斯梅尔·卡达莱是一位被誉为有着“卡夫卡式洞察力,昆德拉式反讽意味,史高沃列斯基般对历史的敏锐感”的作家。他曾于2005年赢得首届布克国际奖,其作品被译成35种以上的文字,影响力深远。布克奖评委会主席约翰·卡利曾评论道,卡达莱是“一位世界级的作家,他的文字可以回溯至荷马的叙事传统。”可见卡达莱的作品在国际上可谓饱享盛誉。
然而,卡达莱自身经历的微妙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获奖构成了影响。他的经历与昆德拉有相似之处——上世纪90年代,在阿尔巴尼亚政局激烈动荡之际,他移居巴黎,并很快开始用法语写作。其代表作《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的战争意象深入人心,大部分作品都着力批判讽刺了专制统治,故一度遭禁。今年三月,《流亡女孩》一书的英文版出版,依然延续之前的背景与主题,讲述了一名随父母被流放,最终自杀的女孩的悲惨故事。因此,他的作品多被牢牢地打上了政治化的标签,一直难有突破。去年阿列克谢耶维奇明显的政治倾向,她在诺奖后进行的政治活动更让人怀疑诺奖刻意与政治保持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如何洗刷东欧文学的政治意味,还原出一个纯文学意义上的东欧,是卡达莱乃至整个东欧文学赢得诺奖的一大挑战。
陪跑什么的最浮云了,又不是赛马
村上君又是赔率榜首?同样的热点已经被炒了有7、8年之久,相信一直追捧的中国读者对此都已经放宽心了。对当上热门人选怎么看?村上春树在其网站“村上家”上与读者进行交流时说,“说实话,这件事让我感到为难。因为这不是什么正式的候补,而是根据民间博彩业的赔率所定。这又不是赛马。” 追捧归追捧,如果只读过那本最有名的《挪威的森林》,岂不是也有些抱歉?村上的作品相较于其他作家的作品,对于我国读者来说一大优势就是译介已经很成熟,大陆的林少华、施小炜以及台湾的赖明珠,在村上的日语语言风格与中文阅读对接方面已有了准确的拿捏,很多人是通过林少华译本那种古典文艺的遣词接触村上的,便对村上留下了哀婉矜持的印象… 在此也不妨建议大家去读读赖明珠译本,干脆利索的节奏,恐怕很多段落会使文青少了整段背诵的欲望,但也更忠实村上本来的风格。同为亚洲作家,在阅读本身方面,我们对他了解的可能还不够多。
中国作家也上榜了?
北岛
此次在赔率榜上可见的还有两位中国作家——北岛和阎连科。虽然两位今年的赔率均为50:1,位于榜单末尾。但北岛早在2007年便进入诺奖赌局榜单,常年盘踞在诺奖盘口,这也足可证明其海外知名度了。因为诗人个人命运与中国当代史的种种对应联系,他在海外可能会被蒙上一层暧昧的标签,在国内则有一些作品不能出版。尽管诗句被一代代人反复背诵,但他的生命经验,却被迫与中国隔绝多年。 跑题传送门:2016年7月2日,北京单向空间,北岛打开话匣子,勾连起自己1989年去国之后的海外经历… 阅读全文请点击此超链接。(链接文章:归来者北岛:“我到处漂泊,永远在失败”)
阎连科
阎连科也被文学界普遍认为是莫言之后最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之一,曾于2013年入围布克奖,于2014年获卡夫卡文学奖。 跑题传送门:今年的9月22日,阎连科在香港获颁第六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文学奖首奖,受奖演说为《因为卑微,所以写作》,全文阅读请点击此超链接。(链接文章:没有卑微,就没有那个叫阎连科的人)
然而…登上诺奖榜单这事很可能还是各位的一厢情愿,50年后公布了提名名单,或许会发现都是这些大家的一番YY。比起炒作哪位中国作家又会得奖,不如先静下心读读他们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