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众多儿童文学名家曾出自中小学老师 如今为什么少了

[复制链接]
萧盛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官方 发表于 2017-7-7 14: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29649522_14993876974901n.jpg
 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既要教学,还兼任课外补习老师,普遍无暇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漫画/王鹏

  记者 路艳霞

  张之路、曹文轩、葛冰、杨红樱……很多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都曾经有过当中小学教师的经历,“中小学教师+儿童文学作家”甚至成了标配。但近年来,少儿文学杂志已难见教师来稿,出版社也鲜有教师作者。儿童文学创作一派火热,曾经的主力军却处于失语状态。这一现象值得深究,记者对此展开相关调查。

  现状尴尬

  教师升学压力大没空创作

  时至今日,《东方少年》几乎很难接到老师的来稿了。同样情况也出现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部,教师的书稿已越来越罕见。

  《东方少年》社长王庆杰在这家杂志社已供职30年,他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杂志社来稿中有四分之三的作者都来自教师行业,“那个年代在刊物上发表作品对老师影响很大,有的可以调到文化馆,有的甚至可以当上职业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中学教师王小民正是当时拿起笔写作的。他回忆,当年文学兴盛,连送报纸的邮递员都说,“当老师的怎么不写点东西呢,我都在写。”

  根据王庆杰的观察,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老师的创作热情逐步降低,讲座、补习等大量出现,让老师能获得更高收入,写作不再风行。如今,教师课业、升学压力大,投身写作的人就更为罕见,“很多老师都是一人多能,教完课,还要负责兴趣班,负担比以前重得多。”

  李佳玲是北京芳草地小学教师,她曾经写过一百首诗歌,还写过大量散文,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儿了,“坦白讲,工作后就很少写了。”2012年她回国当了小学老师,其博客就停更了。李佳玲描述了一天的生活:从早6点40分出门到晚上10点,时间全在孩子身上,在学校操心学生,回家照顾孩子。

  儿童文学作家汤汤如今在江苏武义教育局工作,回忆起7年前在学校的写作经历,她连连感叹“不可思议”。白天面对繁重的教学压力,晚间从事长篇童话《流萤谷》创作,两个频道不断转换,她的血压一度掉到了50/70,让医生惊掉了下巴。

  如今看来,老作家们的创作经历已很难复制。61岁的王小民回忆,当年他分的房子就在校园,没有跑路的纷扰,更没有微信、多种娱乐的冲击,没有如今的升学压力。“我们当年只有10%的学生才能考上大学,老师哪儿来的压力?”

  教师心得

  搞创作能跟孩子走得更近

  “文笔好,有爱心,为什么不写儿童文学?”尽管创作条件艰苦,但小学老师郭姜燕一见年轻人,就动员他们创作儿童文学、多读儿童文学。

  郭姜燕是苏州实验学校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江苏名师,年近40岁才开始写作。2010年她在辅导女儿写作文的过程中,突然想到自己也该写写,于是以女儿为原型写了一篇短篇小说。稿件投给《儿童文学》,竟被顺利采用。“难道我有写作天赋?”郭姜燕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心,写作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真正写作以后,才发现此前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哪怕每天写个几百字,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收获。”郭姜燕认为,不坐下来写就不知道自己有灵感,一定要逼自己静下来,养成创作的习惯,灵感自然源源不断。

  坚持写作之后,郭姜燕发现自己更爱孩子也更爱当老师了。观察孩子,和孩子聊天,让她和孩子走得更近。阅读大量中外儿童文学作品以及儿童理论书籍,进而进行写作,让她找到了更多的教育教学办法。她的获奖作品《厕所里面量身高》来源于班里孩子的日记。一个小男孩被同学嘲笑个子矮,学校卫生间墙面上画有身高刻度,同学们玩恶作剧,把他摁着测量。但在郭姜燕的小说中,这个小男孩被排球队选为自由人,赢得了比赛胜利。“这篇小说后来我念给孩子们听了,大家从中收获很多,这比干巴巴的说教有用得多。”郭姜燕说,那个胆小的男孩也变得自信了。

  创作儿童文学,老师们拥有天然创作优势。王小民坦言,很多创作素材都来源于校园生活。他曾在学校走廊碰到一个看起来有些木木的孩子,一个男生对这个孩子说,把水给我,谁知那男生喝了一口,又往水瓶里吐了口水。王小民说,“在学校其实有很多这种弱势群体,这个情景触动了我的灵感。”后来他写成了《另类少年马乙》,一个被人欺负的孩子如何追求梦想的故事。

  众人呼吁

  给教师更多机会靠近文学

  “文学创作带不来相应的回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副校长高超说出了众多拥有文学梦想的老师的困惑。

  高超喜爱写诗,已有几十年。但他直言,写一篇论文可以评职称、可以晋级,但搞文学创作既占用了时间,还很容易被视为不务正业。所以即便是有爱好的老师,因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已很难静下心来创作。高超、郭姜燕、汤汤因此呼吁,针对教师的学术评价体系,不应该固化在发表论文上。他们建议,如果教师创作的文学作品够水平,在够水准的刊物上发表,或者在出版社获得出版,就应该认定为学术成果。“如果能出台机制,肯定会触动一批老师来写。”高超说。

  那些拥有文学梦想的老师,也表达出一个强烈愿望:想有更多靠近文学的机会。李佳玲说,目前接受文学培训、参与文学活动的机会太少。比如她很想参加鲁迅文学院的学习,但一是没有时间,二是鲁迅文学院要求报名者要有发表作品,她不具备这个条件。

  不过,为了让更多的老师投身创作,北京作协已经开始行动。首届“文学托起梦想·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原创文学征文活动”早在去年就已举行。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升山算了一笔账,全北京有20万中小学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有4万多人,“我们从中吸纳了60多位教师,成立了北京市教师作家协会,如果从中能成长起来10位作家,那也相当了不起。”

  王升山介绍,今年,征文活动不仅继续举办,而且本月还将请作家给教师作者讲课。“我们还提出了一个口号,以创作促进老师的阅读。”他认为,要是老师搞一些文学创作,以写促读,以写代读,也有益于语文教学。北京日报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关注

125粉丝

2523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