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改革有人说,明朝在张居正当政时期,没有提高商业税,依然做到了国家“财政赢余”。“国家储粮可支十年,国库积银四百万两。”这国库积银四百万两,可明代当时一些工商业巨头的财产资本远超过四百万两,国库里的银子居然还不如私人银子多,这已经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了。
这样的“财政赢余”是从张居正改革的两项主要措施:一是尽可能收缩政丨府开支,提高行政效率,二是尽可能在农业上榨取更多的油水。张居正的改革仅仅是在保持原有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挖掘原有制度的潜能,提高原有制度的效率,修补原有制度的漏洞。而对于真正需要改革的核心问题,即已经和经济现实与国家需要严重脱节的税收结构制度,张居正则并没有触动。
并且,张居正改革期间的行为也侵犯了众多文官的利益,造成在其死后的被清算,改革措施也多被废除。这样的改革所带来国家财政困难的缓解,是相当脆弱的,并由于它建立在国家财政的收缩,及无意外事变发生的基础上,治标不治本。一旦发生大的军事危机,或者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者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的时候,改革带来的财政好转假象马上就会消失。故而当戚继光要求训练更多的军队和更大的军事行动来彻底消除北边游牧民族的威胁时,张居正坚决不同意。
明英宗以后政丨府甚至丧失了对货币的控制权。“对明朝的禁私钱政策,商人便联合起来予以抗拒,而且往往这些商人甚至能够迫使明王朝让步。如嘉靖八年禁私钱,由于奸‘党私相结约,各闭钱市’,以至‘货物翔踊,其禁遂弛’,乃至于七八年后,明朝官吏再次提出严禁‘私钱’时,不得不担心他们‘昔既得计,今必踵而袭之’。(《明世宗实录》卷191)”62这也是爆发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
6.千年罕见的自然灾难17世纪初期到中叶,也就是明朝晚期末期,中国连续发生在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的超大规模自然灾害。而且当时的自然灾害是全球性的。许靖华在《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说“我和我的同事过去30年来一直在瑞士联邦技术研究院湖沼地质实验室从事古气候研究。通过与欧洲、亚洲、南美、北美的同行合作研究,我们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观点,我们的数据表明,自大约一万年以前的冰川融化期以来,存在全球变暖时期和变冷时期的交替。全球温度变化对地区降水有可预见的影响。”“在近4000年以来有4个全球气候变冷的时期(也即小冰期)”。63而明末所处的17世纪上半叶到中叶正是这样一个向“小冰河期”(Little Ice Age),尤其以末期的1580-16丨44最为寒冷。这段时期在一千年里是最冷的,在一万年里也是第二位的,在一百万年里也能排进6-7位,是相当寒冷的,可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以来,这是最寒冷的时期。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灭亡后的1650年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