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人物] 苏东坡还是个帽子发明家?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官方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7-11-16 12: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赵柒斤
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原始人把兽皮、树叶盖在头上以保护头部,产生了帽子的雏形。《后汉书·舆服志》有“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的记载。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衣冠之制”产生后,帽子便不能随便乱戴。“冠冕”成了官员和皇帝戴的帽子,是身份的象征;平民百姓只能戴头巾。
东汉才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独断》谓:“帻,古者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汉代及之前的男人还戴一种帽子:帩头。东汉刘熙的训诂学著作《释名》介绍这种帽子功用时说:“帩头,……钞发使上从也。或谓之陌头,言其从后横陌而前也。”也就是说,“帩头”的包法颇似陕北汉子头上的“白羊肚手巾”,即用一块布从后往前包住头发,然后在额前打结。
《宋书·礼志》谓:“汉末王公名士,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幅巾”就是老百姓戴的一种头巾。为什么王公名士突然就喜欢上这种帽子?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军阀混战,传统礼法受到重大破坏,加上受玄学影响,整个社会掀起一场时尚大变革,冠冕被看作是礼制束缚的代言,而“幅巾”则是个性解放的象征。于是,士大夫纷纷以戴巾为荣。
隋唐时期,一种新帽子—“幞头”登上历史舞台。唐宋诸多文人史料笔记都记载了此帽使用方法。宋沈括《梦溪笔谈》曰:“幞头一谓之四角,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幞头虽远存汉晋幅巾的形式,看似帩头、幅巾的“加强版”,但考古学家认为幞头是由“鲜卑帽”发展而来。一时间,从皇帝到平民,每天都要裹上幞头,此帽也成为当时男人日常服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幞头很快“脱离群众”,到唐宋时期又演变成了“冠冕”。区别在于,幞头软而不定型,冠冕则硬而有型;冠冕代表礼制和正式,幞头则给人随性和时尚感觉。
新旧《唐书》《唐会要》里的“巾子”,早期用硬布制成,套在发髻上,成为幞头定型的底衬。正由于巾子的衬底作用,唐人幞头虽是头巾,看上去就像硬质的帽子。到了唐末及宋代,内衬木质巾子、外施漆纱后的幞头,就基本成为一顶硬壳的帽子。因其外涂黑漆,所以也被叫作“乌纱帽”。可以想象,这种帽子戴在头上只适合装门面、做样子,舒适度肯定差。
元祐元年(1086年),非常赏识苏东坡才华的高太后(摄政)召回时年51岁的苏东坡。戴着“高筒短檐帽”的苏东坡走在开封大街小巷,立即被巨大的粉丝群“包围”。他戴的帽子由乌纱做成,帽身较长而帽檐极短,极像一个高高的筒子倒扣在头上,即宋末元初的大画家赵孟頫所画“苏轼立像”中苏东坡头上所戴的“帽子”。东坡发明的帽子当时就产生轰动效应,引来时人纷纷效仿。北宋文学家李廌《师友谈记》曰:“士大夫近年仿东坡桶高檐短帽,名曰子瞻样。”南宋文学家洪迈《夷坚志》中“人人皆戴子瞻帽,君实新来转一官”的记载,说的是,逢年过节,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无人不戴“子瞻帽”。
其实,东坡老师改良的帽子远不止“子瞻样”,他被贬谪到广东惠州时,又将南方人用来防日晒雨淋的“竹笠”改成“东坡帽”,即在斗笠沿处加上一圈几寸长的黑布或蓝布,以防止阳光直射到人的脸庞。当地老百姓一下就接受了这种帽子。另一种“东坡帽”(椰子冠)是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州时就地取材用椰子壳制成的。明《正德琼台志》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谪居儋耳,曾拿椰子壳请当地艺人雕成椰雕帽谓之“椰子冠”,并在《和子由椰子冠》诗中挥洒豪情:“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刘楠 发表于 2017-11-16 13: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子牙,何许人也?
司马迁曰:“东海上人”(即今天山东省日照市人)。
姓姜,名尚,字子牙,生于公元前1156年,商朝末年人。
他是炎帝的后代。祖上曾经做过管理诸侯的大官(牛吧),大禹治水的时候,其先人还曾协助大禹治水,并立有大功,姜家因此得到了吕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封地。古人习惯以封地作为自己姓氏的名称,由此,姜子牙也叫吕尚,吕望等等。
姜家传到了姜子牙这时候,祖上的荣耀已经没有了,直落到家道贫寒,冷冷清清,甚至连媳妇也娶不起的地步了,所以姜子牙只好到别人家里做了上门女婿。
成家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找工作,养家糊口。不过,这位姜老兄是个甩手掌柜,什么也不会做:务农,不行,连种子也收不回来;那就经商,在商朝的都城朝歌杀牛卖肉,结果,赔了!再想别的办法吧,听说开饭店挺赚钱,就又跑到孟津开了家酒店,可是到头来还是血本无归;后来,经人推荐在政府部门谋了一个小小的官职,按说这下应该有个稳定收入了吧,可偏偏这位姜大人又是个愤世嫉俗、嫉恶如仇的主,看不惯商纣王的暴虐和官场的黑暗,于是,脚底抹油——溜之乎也,不给你纣王干了。
这下,可把姜夫人马氏气坏了:我算看透了,敢情你姜子牙是个无用的主,什么也不会做,就知道在老娘这里混吃混喝是吧?走!离婚!就这样把姜子牙撵出了家门。
姜子牙呢,还不服:
“别价啊,我姜子牙日后还能发迹呢!到时候你会后悔的!”
马氏一听,差点没气笑了,心想,就你这倒霉相,还指望日后发迹,做梦吧!姜子牙后来成了周文王的太师以后,马氏果然后悔不已。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其实,姜子牙并非只会混吃混喝,窝囊废一个,他只是对赚钱营生这类俗事不感兴趣而已。人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心不在焉。什么种地、打鱼、做买卖、当小官,这些都是混饭吃的,权宜之计!统统不在他的人生目标考虑范围之内。
真是奇了怪了,那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干什么?
推翻商纣!建立新王朝!
不一般吧……..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