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围
返回列表
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围
[复制链接]
萧盛
发表于 2017-12-11 10: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网络文艺观察】
当前,对网络文学的作品研究、美学研究、传播研究、改编研究、评价研究等已成为关注重点,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繁荣样态。整体上,网络文学研究已走出概念探讨、特征关注等层面,进入到评价体系的研讨、价值的发掘和良好生态秩序的建构等深层问题的探索中。网络文学研究向纵深开拓时,存在诸多困境,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突破问题。网络文学出现以来,创作和研究一直面临着传统文学观和研究方法的束缚。在传统文学研究体系中,网络文学被看作是消遣物,是浅薄、没有艺术价值的表现。当前,研究者热衷于从后现代、文化研究、新批评、经典化、文学史等视角切入研究,忽略了网络文学以网络为载体、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特点。传统文学理论的生搬硬套会造成对网络文学的误读。仅仅着眼于既有的研究范式,以之认识考察网络文学,甚至希望借助其解决网络文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恰当的。文学评论家陈定家先生曾言:“传统文论在网络文学面前往往如‘前朝古剑’,作为礼器固然不失威严,作为兵器则不堪一击。”在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审视下,网络文学不可能得到合理的认识,内蕴的价值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掘。
二是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问题。较之以往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跨界力度大,不仅是文学领域的变革,还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是传统意义上不同学科共同的关注对象。与网络文学自身特点形成映照的是,网络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在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探索相对薄弱。网络文学的出现是当前时代中多种艺术门类综合发力的结果,表现为文学领域的变革却并不局限在文学领域之内,对它的研究应该结合相关学科特别是从技术革命的层面进行关注。中国网络文学产出量巨大,文学领域的关注往往力不从心,大数据分析和数学模型研究等参与讨论会有更强的助推力。技术层面的变革和跨学科的研究是当前网络文学研究的薄弱点。
三是跨文化的研究问题。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优秀的文艺作品是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名片,与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奇观”,广受海外读者的追捧。在此情形下,如何结合不同文化语境强化网络文学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是重复研究的问题。尽管网络文学作品丰富,受到研究者关注的却不足0.1%。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少数作家和作品上,如果不是“大神”的创作或经过影视改编暴得大名,几乎不会受到关注。对一部作品进行反复研究和不同层面的探析是必要的,也是传统文学研究中对待经典作品的做法。但当前的网络文学研究不是在挖掘和塑造经典,而是在重复,“为批评而批评”和“应景式的批评”居多。网络文学研究的重复性问题还集中在对一些宏观问题的探讨上,除少数研究之外,很多的研究不是“接着说”而是“跟着说”,既不能开辟出网络文学研究的新话题、新领域,也不能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拓展新空间、新发现,造成众多的文章“似曾相识”或“千篇一律”。
在当前网络文学研究面临困境的情形下,关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将有助于实现网络文学研究更好的发展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这表明,网络文学研究要有时代特色,适应时代变化,不仅关注网络文学的商业成功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通过价值传递、审美判断等层面的研究影响读者,进而在警醒世人、烛照未来的理念追求中,为网络文学的发展树标杆、提质量。谈及当前的网络文学研究,欧阳友权先生坦言其存在的问题是“学术视野和思维窄化,许多研究停留在现象描述而没有深入价值本体”。网络文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要求研究者跟随时代要求,响应召唤,关注网络文学的社会效益,并通过批评和研究引领网络文学的发展,实现“纲举目张”,只有将时代要求和个体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拓展出网络文学研究的大世界。
有必要加强网络文学研究的理论建设。这不仅涉及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评价体系等层面的探讨,还牵涉研究方法、文化传播等不同的领域。近些年的研究中关于网络文学经典化和如何进入文学史已有一些探讨,但都是在现有文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更多是“隔靴搔痒”式的,既不能让传统文学评价体系认同网络文学的“经典性”,也无法在现有的评价尺度下发掘出网络文学的内蕴价值和生命力。网络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如“经典化”“入史”等,在网络文学研究理论没有充分发展之前,不妨暂且搁置,“削足适履”式的探讨对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研究都是一种伤害。建议阶段性开展“网络文学史”或“网络文学发展史”此类的研究为妥。
有必要壮大研究力量。就当前的研究状况看,网络文学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作协系统。相较于中国网络文学的庞大体量,仅有的少数研究者的参与是不够的。网络文学是技术变革时代民间力量的汇聚,网络文学研究也应该广泛发掘民间力量,与学院派的研究形成互补。相较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业余研究者的探讨视野会更为宽广,由于他们背景知识多样,有助于改变当前研究知识体系单一的问题,更有利于不同研究方法的引入。
较之于伴随印刷革命兴起的新文学,网络文学的出现与电子传播和互动传播的技术革命浪潮密不可分。结合时代特色和时代要求,通过调整与突围,开拓出网络文学研究的新天地,成为当前网络文学研究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瑜,系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撰史传统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15XZW027)
TA的其他文章
白先勇:我愿用一切来换曹雪芹的灵气
二月河:读者是一部书的生命力所在
一首唐诗,影响了今天日本的一个年俗
网络购书"看完就退"被批 网友:读书人,志不能丢
我吃西红柿:从好故事到好文学,还需要多久?
"三生三世"作者起诉自己 "鲛珠传"与抄袭划清界限
"三生三世"下了盘资本大棋 影视IP热更需冷思考
《法医秦明》推续集 张朝阳批高价买剧模式不健康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萧盛
管理员
29
关注
125
粉丝
2523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