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的季节
蜜蜂飞来了又一个世界
万事万物皆有了影子
折射出复制品
载入永远
在春的世界
有文学,也有家
勤于耕种,收获了情操
包括慵懒休闲
催生出许多故事
还有情人
天打上了补丁
燕子戏出了水面涟漪
滴墨滚动着金豆
桃花源不堪一击
消耗了春光的美
注入了内心的力
以上是我的乱改。
删掉的部分,我揣测是为了符合九周年才加上去的。我觉得没啥必要。
这首诗,是有去注重每句的平仄,有象征性,如那只小蜜蜂,再如桃花源不堪一击(PS:不要那么脆弱啊!这里也不是桃花源啊。这里群魔乱舞、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啊。就是没有桃花。),也将站庆的结合进来了,还有个人的情愫。
给人没有诗意的感觉,是在“皆有了影子”“复制品”和第二节情操及我删去的那处。
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有影子,它又不是复制品;以下所写的几节,影子算得上,复制品算不上。因为所谓的看起来是影子、复制品的东西,是另一种被催生的美。情操及我删去的那处,被认为没有诗意的点在于:接近于所谓的歌功颂德,但又不是,只是像。换言之的话,就是一种概念化的感受,没有独特性。所以没了诗意。
恰恰的,影子与复制品又是催生所谓的诗意所在。如果提取到象征的角度,下面所写的都可以算是某种影子的象征,复制品的象征。通不通呢?先来看复制品前面的折射。折射出的影子,影子的折射,影子的复制品,复制品的影子,其实这里构建起一个不好理解的通道(PS:燕子戏水、天上补丁那处算是某种折射)。因为折射这个物理词,折射出来的本身就不是复制品,而是一种异化品,和原物有很大的差异,算影子可以。所以把折射对应到复制品通不通呢?再怎么提到象征上,都提不上去,因为他们都不是复制品。
所谓复制品,从各种特征来说,应该和原物一毛一样的,没差异。
所以,从现实逻辑现象,到提取成另一逻辑。折射和影子是通的,又都和复制品不那么通。
但或许也要从写诗的人本身的情感逻辑,可能才通一些吧:
桃花源不堪一击
消耗了春光的美
注入了内心的力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