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学观点] 玄幻剧为何难出精品

[复制链接]
萧盛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官方 发表于 2018-2-9 20: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些制作者忙于把原著粉丝和明星粉丝转化为改编作品的消费者,却没有在内涵挖掘和艺术锤炼上进行沉潜,最终将伤害这门艺术的根基
大概从2005年《仙剑奇侠传》开始,得益于网络小说改编和技术进步,玄幻逐渐成为国产剧重要类型。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这一类型影视作品仍然不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古情歌》《醉玲珑》《轩辕剑之汉之云》《择天记》等作品纷至沓来,但除了年初《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关注度较高外,其他作品并没有激起多大浪花。玄幻剧已经略显疲态。
3611565446804057940.jpg
类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西方魔幻电影,玄幻剧是创作者将常规物象幻化变异从而为观众带来超现实奇异感受的叙事艺术。得益于数码技术日新月异,遮片绘画、计算机图形渲染、运动控制等新技术普遍采用,玄幻剧营造出更加逼真视听体验,让观众情感得到宣泄。与此同时,模式单一、情节雷同、演技不在线、人设荒唐等问题越来越被人诟病,使得这类作品豆瓣评分普遍在3—5分(满分10分)。反观国外幻想题材影视剧,无论《指环王》三部曲还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不仅成为经典之作,其衍生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受到关注和期待。国产玄幻剧为什么产量大却难以留下精品呢?
timg.jpg
概观这些玄幻剧,故事内容大多是人、神、魔甚至飞禽走兽在架空世界里陪伴着男女主人公追寻虚无缥缈的爱情,故事虚浮,主题轻浅,视野狭小,又缺乏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相比于悠久华夏历史留下浩如烟海的上古神话、志怪文学、神魔小说,这些玄幻剧往往只是披着古人外衣,并没有从中吸取足够养分、挖掘深度内涵,因而情感苍白、意义稀薄。比如,某玄幻剧有不少《山海经》元素和上古神话影子,但仅仅作为符号存在,并未与故事本身有机融合在一起。再比如,“渡劫”在古典小说中指神仙们通过修炼来提升法力以渡过劫难,而玄幻剧中的渡劫则是一场接一场恋爱,丢掉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气磅礴而仅囿于一己悲欢之中。与之相比,《指环王》立意“创造属于英国的神话”,作品更是大量借用北欧传说及史诗《贝奥武甫》的内容;同为通俗文艺的武侠小说之所以留下金庸等人经典之作,是因为它发展了传统武侠小说类型叙事,为侠义精神赋予新意义,作品对中国传统巧妙化用更是俯拾皆是。
学者袁珂在论述古代神话起源时认为,“神话的产生,是和现实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的”。幻想题材大众文艺作品受到人们欢迎,最重要的是透过超现实想象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远者如《聊斋志异》对社会矛盾的揭露和批判,近者如《蜀山剑侠传》对民国乱世的思考,就连“天仙配”“白蛇传”这样的爱情主题作品,也是古代人摆脱封建制度枷锁,向往自由美好爱情的观照。而玄幻剧与生动描绘现实社会、巧喻世俗百态的传统是断裂的,很难看到具有鲜明现实关怀、表达主流价值观的玄幻作品。光怪陆离的影像如果剥离现实关切,最终将只剩下“颜值”、炫景和喧嚣。
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体是玄幻文艺最大推动者,他们寻求新奇故事和瑰丽想象的审美趣味牵动着资本的热情。一些浮躁的制片单位为赚快钱和高收益,祭出粉丝经济的“法宝”,忙于把原著粉丝和明星粉丝转化为改编作品的消费者,却没有在内涵挖掘和艺术锤炼上进行沉潜,最终将伤害这门艺术的根基。从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而言,中国玄幻剧有希望出精品、出佳作,如果不用心经营,从炙手可热堕落成明日黄花,实在令人惋惜。来源:人民日报 何殊我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关注

125粉丝

2523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