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美国民谣歌手获诺贝尔文学奖,凭歌词折桂引争议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39855
主页
发表于:2016-10-14 09:50:41
1837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在知乎网站“如何评价鲍勃・迪伦的唱功”问题下,一个网友在2014年时如此回答: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顶级诗人。时间证明了这位网友的判断――北京时间昨晚7时,这位75岁的美国著名民谣、摇滚音乐人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
鲍勃・迪伦是谁? 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
文学奖没有颁给一位作家而给了一位音乐人,这一结果可以说让文学界和大众都大跌眼镜。从12日晚开始,一篇名为《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获得2016诺贝尔文学奖》的微信文章就被疯狂转发,甚至在昨日诺奖公布前几分钟,阿多尼斯获奖的消息还在被盛传,只是最终未能“众望所归”。
鲍勃・迪伦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1941年5月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高中的时候他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1959年高中毕业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在读大学期间,他对民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勃・迪伦作为艺名。据说,这个名字一半是为了模仿美国电视节目中的西部英雄马特・迪伦,另一半原因则只是因为鲍勃・迪伦觉得它好听又好记。
在其50多年的音乐生涯中,鲍勃・迪伦创作歌曲数百首,十余次获得格莱美奖,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2000年为电影《奇迹小子》创作的歌曲《Things Have Changed》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还曾被《时代》
杂志
选入过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名单。自称受他影响的音乐巨星众多,包括尼尔・杨、大卫・鲍伊、娄・里得、约翰・列侬等等。最初向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举荐他的诗人艾伦・金斯伯格也曾说:“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我哭了出来,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
为什么是鲍勃・迪伦?
此前已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事实上,1990年法兰西文学院曾为鲍勃・迪伦颁发过“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而早在20年前的1996年,鲍勃・迪伦就曾在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的大力举荐下入围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自那之后还曾数次被提名。2008年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上,鲍勃・迪伦获得“特别荣誉奖”,得奖评语为“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
此番获奖,诺贝尔官方给出的获奖理由是鲍勃・迪伦“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在回答外媒有关是否应颁奖给鲍勃・迪伦时,瑞典科学院常任秘书萨拉・丹尼斯说,“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是一个伟大的曲作者,承载着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45年来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风格,改变自己的形象。”
鲍勃・迪伦的获奖也在国内引发热议,有网友调侃说“歌词己经获奖了,领导讲话还会远吗?”而在回答“鲍勃・迪伦并没有写过小说、诗歌等传统文学作品,这是否意味着诺贝尔文学奖扩大了颁奖范围”这一问题时,萨拉・丹尼斯如此表示:看上去似乎是这样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回首历史,就会发现2500年前的时候,荷马和萨福也写下本应配合音乐吟唱的诗作,我们现在依然在阅读欣赏荷马与萨福的著作,鲍勃・迪伦也是如此。
鲍勃・迪伦和中国有何渊源?
作品曾是国内学生的英语读物
音乐之外,鲍勃・迪伦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1971年
出版
过一本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2004年又出版过名为《Chronicles Volume One》的自传,当年停留于《纽约时报》书籍非小说类排行榜长达19周,中文版译名为《像一块滚石》,曾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通过英语教材有声读物,广大中国学生听到著名的《答案在风中飘扬》,可算是接触到了鲍勃・迪伦。这首歌,还普及了后来满大街都是的中译句式――直到前些年汪峰还把专辑命名为《信仰在风中飘扬》。
中国摇滚教父崔健就是鲍勃・迪伦的铁杆乐迷,他曾说:“鲍勃・迪伦令人尊敬的不仅是他的低调,还有他一直在坚持做演出,以及从他的第一首歌到现在这中间一脉相承的音乐形式,都给了我们深远的影响。”郑钧则认为鲍勃・迪伦对于喜欢摇滚乐的人来说就像神一样:“摇滚乐从猫王开始,但鲍勃・迪伦却是真正赋予它灵魂的人。”高晓松对他也尊崇有加:“鲍勃・迪伦对我来说不仅具有音乐意义,更多的是文化意义,用‘教父’两个字都不足以概括他的地位,他的歌是我心中的大爱。”
2011年4月,鲍勃・迪伦在中国举行了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巡演,等待已久的乐迷和包括崔健、汪峰等在内的各位乐坛大腕纷纷前往朝圣。鲍勃・迪伦全程下来只唱不说,连一句招呼都没打,但仍让众人听得无比投入无比激动。
在得知偶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著名乐评人王小峰表示这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他说这应该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对鲍勃・迪伦这么多年来在散文、歌词等方面贡献的一次认定,“这些评委在(上世纪)60年代都是年轻人,很有可能也受过他的影响”。曾以名为《信仰在风中飘扬》的专辑来向偶像名曲致敬的汪峰则发表微博称:“我的神,诺贝尔只是时间问题。再过几百年,你那些不朽的诗句依然会在风中飘扬……”(记者 崔巍)
相关链接
《答案在风中飘扬》歌词中译
原词:鲍勃・迪伦 译:佚名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海,才能在沙丘安眠?/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一座山要耸立多少年,才能被冲刷入海?/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容许自由?/一个人要多少回转过头去,才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天空?/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悲泣?/要牺牲多少条生命,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 得主达里奥・福去世
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意大利剧作家、戏剧导演达里奥・福于10月13日在米兰去世,享年90岁。达里奥・福是意大利剧作家、戏剧导演,也是20世纪闹剧和政治戏剧的领军人物。
意大利媒体援引意大利总理伦齐的话称,“达里奥的逝世,让意大利在戏剧、文化和民生领域损失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讽刺性作品、研究、舞台作品以及多面性的艺术行为都是一位伟大的意大利人奉献给世界的珍贵遗产”。
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曾改编过达里奥・福的两部作品:《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和《他有两把左轮手枪和黑白相间的眼睛》。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个故事始于孤独终于温暖
话题
网络文学从草莽成长为“数字文明奇观”
500元起/篇 | 「传记文学」杂志长期征稿
他们所提供的稿酬颇低!
4
金七猫奖得主:以非遗为舟,在现实题材中疗愈与成长
5
网文大神“杀虫队队员”现场签名排长队:一场打破常规的网络文学
6
七猫征文大赛颁出112万奖金,非遗题材作品斩获金奖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