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专访《香蜜》总制片人刘宁,揭秘影视剧背后的爆款逻辑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8-9-1 20:34:59
1605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香蜜真香”、“农贸圈女孩C位出道”、“杨紫邓伦CP十足”…….谈及今年暑期档剧集市场,《香蜜沉沉烬如霜》(以下简称《香蜜》)是绝对绕不开的话题之作。从首播收视的顺利破1,到近期网络播放量突破90亿,《香蜜》的“爆款”之路,众人皆知。
当娱乐独角兽电话采访到该剧总制片人——刘宁,亦是《香蜜》背后最大出品方完美世界影视副总裁时,他正在为《香蜜》相关的宣传工作而奔波。当被问及到,是否对当前的成绩满意时,刘宁表示,“《香蜜》一开始就是奔着精品剧而去”。尽管在他看来,神话剧、乃至古装剧市场,尚且处于需要进步阶段,但依旧存在着巨大爆发力。
“《香蜜》开播之前,很多人做足了准备来喷,先是原著粉,他们第一天两集播完之后,发现没什么可以喷的,后来又播了几集,发现还不错,再后来都变成了自来水,其实认真把事情做好,观众完全有能力来分辨好坏。”
近期,娱乐独角兽采访了《香蜜》总制片人刘宁,来一起揭秘《香蜜》成功背后的“爆款”逻辑。
谈改编:好的影视IP改编,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完美”瑕疵
众所周知,《香蜜》改编自知名网络文学电线的同名小说。在晋江文学网上,该原著小说拥有大批忠实原著粉。
好的网络文学,势必会在粉丝基础上形成天然优势,但与此同时,四面八方的争议声、质疑声,也随之而来。《香蜜》要如何在江河日落的
网文
IP改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并且成功赢得市场掌声?这成为了刘宁以及团队首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刘宁表示,影视IP改编,最忌讳的是不能正确区分原著粉丝和普通受众。因此,他和团队在项目成立前期,就已在市场中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市场调研,目的在于了解当下青年受众心理以及原著粉内心真实想法。整个调查过程中,刘宁发现当下年轻观众内心想法与团队观点,大致相同——都认为这是一部适合影视化改编的女性向小说。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小说范本都具备影视改编基础。《香蜜》之所以得到团队乃至市场认可,除去原著本身所塑造的独特世界观和完整故事精髓外,最重要的是它的立意点落在了纯粹的爱情身上——既没有市场中常见的宫斗、逆天改命元素,也不存在开金手指、万能续命的开挂人生。“情感向”是《香蜜》原著小说的核心命脉。
熟悉并掌握原著精髓,是《香蜜》影视化IP改编的第一步。而在刘宁看来,一部好的影视IP作品,必须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将原著中的“小瑕疵”进行完美修复。
“我们在原著故事的基础上,对其增加了亲情线、友情线两条,比如锦觅和肉肉的友情、润玉与生母的情感,做这些改动主要是为了从更多维度诠释人物性格,让每个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像观众讨论的鎏英、奇鸢这条线索,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推动天、魔两界,爆发矛盾,推动大事件走向。核心目的都是为了让故事更为饱满,人物每个动机、每个转变,更加站的住脚。”
“我们也知道观众喜欢看「男女主」戏份,但是也不可能60集只有男女主,前面观众可能会看的过瘾,在往后,观众看什么呢?那个时候肯定又会有争议声。”
影视IP改编,向来备受争议。《香蜜》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美”修复,在前期剧集阶段也得到观众一致认可,“90%忠于原著”、“改编的相当不错”。随着后续魔界剧情的渐入佳境,副线起到的推动作用,或许才刚刚开始。
谈制作:拒绝5毛特效,70%经费用于制作层面
神话类题材,无可避免需要使用特效,甚至在优秀的影视剧中特效成分往往会做到“有形似无形”。
《香蜜》开播至今,在后期制作、特效使用层面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刘宁更是告诉娱乐独角兽,旭凤下凡历劫那段中,为吓锦觅,曾表演吃蜈蚣戏码。由于特效过于逼真,不少网友私信刘宁,“认为剧组太苛刻,怎么能让演员真的吃蜈蚣?”由此可以看出,《香蜜》在制作层面上的精良程度。
刘宁告诉娱乐独角兽,《香蜜》整部剧的投资成本为3亿多人民币,其中制作费用占据70%比例。全剧中特效镜头大概使用了20000多个,在同类题材剧集中属于“重度”比例,但网友之所以“看不出来”特效成分,主要在于剧组采取了“实景与特效”混搭模式。
在此前媒体报道中,剧组也曾透露出《香蜜》共启用了20个摄影棚,其中15个摄影棚同期置景,共搭建了40多个主要场景,置景总面积100000余平方米;外景则主要在横店和新疆两地取景,团队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使用了6000余种道具,总道具量20000余件。
而团队之所以耗费如此大的工程,主要原因在于将小说中的“世界观”具象化呈现出来。区别于以往神话类题材的“人、天、魔”三界,《香蜜》世界观更是多了一个“花界”,在大量参照历史文化背景后,最重要的工程便是把四界差异化,让特效做到干净、简洁、真实和自然。
刘宁举例,天界的特效主要采取的是白色和金色为主,目的在于体现神仙的神圣感和仙气;魔界的特效则主要采用绿色,营造一种极光的感觉,氛围上加一些深色的烟雾来渲染;人间特效相对用的少,但光会用的多,主要是为了保证层次感;最特别的便是花界,除了采用常规的粉色花瓣加线条之外,还会用大量的空气中漂浮的粒子来增加美感,视觉上就必须要给到观众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
“我们也知道国产神话剧,被观众吐槽最多的地方就是特效和服化道制作,我们在这点上必须要保持高度精良,起码要做到从视觉上就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官”,刘宁如是说。
谈市场:“红利”终会消散,神话爱情剧仍需“努力”
在豆瓣评论区,有这样一篇长篇评论——“写在开播前,对香蜜从不看好到看好的心路历程”。该文章在评论区排名第3,超1000位网友为其点赞,并集体表示,“本着吐槽的心态去看,没想到被剧组策反,现在开始安利”。
实际上,这正是所有追《香蜜》的观众们的心路历程。从“不被看好”到实现C位出道,《香蜜》仅用了20余天。那么,为何开播之前,观众会对《香蜜》不甚看好,甚至带有“嘲笑”心态?
在刘宁看来,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理解”。近年来影视Ip改编热“状况”不断,同类项题材剧“扑街”连连——满屏的5毛特效、阿宝色滤镜以及流量明星“不走心”演技,都已令观众审美疲劳,甚至产生厌恶之心。大环境背景下,《香蜜》最初不被观众看好也实属情理之中。
如何打破观众固有观念和当前市场僵局?刘宁认为,除去前期的剧本研磨、后期制作精良之外,最重要的一点便体现在“创新”上。例如,当下神话剧市场,男女主人设多为霸道总裁、天真烂漫的“标配”配置;《香蜜》则在其基础上作出延展,将霸道痴情,天真又可爱的男女主人设发挥极致——人物“反差萌”、男女主“高能”撒糖,都让整部剧充满着“少女心”。而对于女性向风格较为明显的古装爱情剧,“认真的谈恋爱”则是《香蜜》剧组对其的整体定位。
至于,神话剧市场时常出现的“IP+流量明星“搭配,在刘宁看来,“红利期”终有消耗殆尽的一天,《香蜜》在演员选择上只会选取科班出身演员——“适合”是挑选演员的首要因素。“我们这部剧没有一位流量明星,但杨紫、邓伦,乃至其他配角的演技,悉数受到观众认可,这就足够了。“
正如刘宁所言,“流量红利终有消耗殆尽的一日”,影视剧作品想要长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赢得人心,还需“内容为王”。属于题材“红利”的时代,已然过去。未来,神话剧类题材想要取得更多突破,或许还要从“创新”做起。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网络文学从草莽成长为“数字文明奇观”
500元起/篇 | 「传记文学」杂志长期征稿
他们所提供的稿酬颇低!
4
金七猫奖得主:以非遗为舟,在现实题材中疗愈与成长
5
网文大神“杀虫队队员”现场签名排长队:一场打破常规的网络文学
6
七猫征文大赛颁出112万奖金,非遗题材作品斩获金奖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帖子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