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每日签到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写手之家
›
娱乐休闲区
›
文化新闻
›
《十月》杂志创刊40年 以文学见证改革开放 ...
返回列表
《十月》杂志创刊40年 以文学见证改革开放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
发表于 2018-11-2 10: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十月》
杂志
创刊40周年了。1978年,当改革的春风即将融化封闭的坚冰、中国即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刻,在北京崇文区东兴隆街一栋旧式木楼里,一个以《十月》命名的文学杂志诞生了,成为新时期第一个创刊的大型文学期刊。40年来,《十月》汇聚了中国几代作家,用文学之笔,饱蘸爱国之情,写出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反映着中国人民的喜怒哀乐,成为改革开放的同行者与见证者。
仅仅看一下《十月》的作者名单,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评论家说它“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王蒙、谢冕、李存葆、汪曾祺、梁晓声、莫言、刘心武、张洁、舒婷、铁凝、张贤亮、方方、周大新、叶广芩、刘庆邦、欧阳江河、海子、西川、林白、祝勇、乔叶、张楚……
“《十月》应国运而生,恪守天职,精心办刊,汇聚名家,不薄新人。为时代和人民立言,无论四季,总有丰美收获。”这是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为《十月》杂志创刊40周年专门题写的贺词。
从创刊伊始,《十月》就显露出明确的反映现实的文学意识,从《爱情的位置》到《高山下的花环》,从《小镇上的将军》到《绿化树》,从《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到《沉重的翅膀》,这些作品以强烈的现实关怀、敏锐的问题意识、深刻的人性剖析,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讨论,今天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名篇。可以说在改革开放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重大的时代话题,《十月》从未缺席,知青、国企改革、农村包产到户、留学热、经商热、高科技热……社会变迁与时代风云在文字中纤毫毕现。
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认为,在中篇小说领域,能够与《十月》相提并论的刊物几乎没有。《十月》的中篇小说获得的全国性奖项有19部之多。“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的巨大影响力。比如王蒙的《蝴蝶》、邓友梅的《追赶队伍的女兵们》、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宗璞的《三生石》、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永远有多远》等,都是30多年来我国中篇小说领域最重要的作品。”
在文学期刊界,《十月》的
约稿
能力令人羡慕和钦佩,个中奥秘就在于杂志“汇聚名家,不薄新人”。《高山下的花环》的作者李存葆说,《十月》杂志对作者非常信任和尊重,“哪怕改一句话,一个字,都会打电话跟我商量……”作家叶广芩认为“《十月》杂志,是我一个不可离的‘娘家’。这本杂志对于作者的亲切关怀,有一种超乎亲人的温暖。”
注意发现和培养青年作家是《十月》的传统。作家铁凝在《十月》发表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时,年龄不过20多岁。她以“对年轻人厚道”来形容这份杂志。《十月》首任主编苏予退休后曾反复叮嘱看望她的编辑部同事:发现年轻作者是《十月》历来的传统,这个传统一定不能丢。1999年,《十月》开设了“小说新干线”栏目,每期推出同一位年轻作者的两篇小说作品,并配以点评。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文学期刊中,这种做法属首创。20年来,该栏目已推出近百位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多数已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
青年作家石一枫说:“我在《十月》发的作品也不是很多,但是每一篇都是自己比较满意的。我相信和信赖《十月》,也期待着《十月》作为一个宽厚、认真的、善良的兄长继续心疼和关怀这些比它岁数要小的作者。”
改革开放的时代赋予《十月》开放、创新、包容的精神气质。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十月》的精神不仅是大气的、持重的,同时《十月》的精神里也有新锐的,也有敢为人先的,充满了锐气、活力和勇气,这是其特别宝贵的品质”。海子、西川等现在为大众所熟知的诗人的作品,就是由《十月》率先发表的,“那个时代的文学青年,对于《十月》都是怀有很深的感情。”李敬泽说。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尽管《十月》坚持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但并不排斥多样化的文学探索,体现出可贵的兼容并蓄的气质。作家林白2004年在《十月》发表了她的重要作品《妇女闲聊录》,“《妇女闲聊录》现在一直还有争议到底是不是小说,《十月》能够容纳我们也挺了得的。”林白说。
作家们喜爱《十月》,而《十月》的编辑们也同样敬重作家。曾担任《十月》副主编的张守仁说,在《十月》工作期间,我接触过很多作家,我感到他们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怀有满腔的爱国心。
孟繁华表示,40年时间不长,但在时代的变动中,一份杂志能够始终屹立潮头,引导文学潮流的同时还坚持自己独特的文学风貌,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从这个角度说,《十月》,就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文学的一个缩影。
TA的其他文章
民间游戏能否唤回当代孩子日常乐趣
冯骥才:书房是作家不设防的写作场
齐鲁晚报:网文作者百万收入的背后
中国科幻除了《三体》其他都不温不火
IP为何是网络时代的媚俗品
网络文学的国家价值
莫言复出写诗争议大,新的长篇小说才是巨大考验
迅速翻红的紫金陈,从畅销到常销的距离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关注
粉丝
帖子
发送私信
收听TA
Ta的主页
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