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渔樵耕读 于 2018-11-10 10:24 编辑
有关《中华通韵》和格律诗的一点看法 刚刚看别人写的诗词,才知道如今有了个《中华通韵》,而且是很新的事物。上网粗粗看了一下,不禁暗自为之叫好。实施和推广《中华通韵》,将进一步降低近体诗词的创作门槛,使之进一步大众化、通俗化,有利于广大群众特别是中小学师生的参与。如此利民之举,却遭到某些激烈的反对之声,似乎很有点意气用事。 我从小非常喜欢,甚至痴迷古代诗词,觉得那是绝对的“中国文学功夫”。我很欣赏毛主席的诗词,我个人认为唐诗宋词以后,《毛泽东诗词》可以算是又一个巅峰之作。此外我也读过一些现代诗歌之类,不过都没有引起我更多更大的热爱和喜欢。不是写得不好,而是我太钟情于格律诗词的文学成就。我不仅背过了过百的诗词名句,还进而学着写过几句格律诗词。然而最终悟到的是,超过不可能,想达到也是遥不可及或高不可攀的,我觉得唐诗宋词简直就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喜欢格律诗词的内容,但不喜欢那些“清规戒律”。这些“清规戒律”无疑都是后人总结出来的,当初前人们写诗词的时候,未必就有这些讲究。我想当然的想到,一定是先有了诗词,而后才有了诸如“韵书、格律”之类的“清规戒律”。没有“清规戒律”之前就有好诗好词,后人弄出“清规戒律”以后,“好诗好词”却再也无法超越前人。何也?是后人“总结”束缚了再后人的自由发展!一味地固守格律诗的桎梏,却终究未能达到也不可能达到唐诗宋词的一般成就。只有约束而没有突破,怎么会有“不落俗套”的惊世之作?有人说,现代社会中的格律诗更多时候就是在“孤芳自赏”,一帮“遗老遗少”在相互捧场。此言似有过激,但与格律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散文戏剧的发展创新,后者兼收并蓄取长补短,薪火相传辉煌不断。两相对比,谁应该惭愧,乃至蒙羞,岂不是十分清楚? 可以这么说,有格律和无格律的诗词,都有很多精品,甚至极品,无论合不合律,只要喜欢,写就是,都不应该干涉。诗词写作用什么韵并非关键,完全可以各取所需,各有发展。有人写诗词不管格律,还觉得很大气。不拘形式,有“意境”才是最重要的…这应该也是可以的,何必非要“清一色”?《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倒背如流,最后却写不出一句诗来是国学教育的悲哀。 说了这么多,大概仅仅只是因为我写不好格律诗词。说真的我很热爱古代格律诗词,也喜欢欣赏现代格律诗词(前提是你得有诗词的内容和意境),但又极不情愿接受格律的束缚,所以就有时弄些不伦不类的应景之作。如此由心而发,岂不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