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作家为何能抓住中国读者的心 (0篇回复)
- 光明日报:抄袭没有“情有可原” (1篇回复)
- 历史正剧 “黄金时代”难免沦为历史 (0篇回复)
- 14位作家对2017的展望与预测 (0篇回复)
- 徐则臣:中国小说太重时代背景 反而压抑了人性 (0篇回复)
- 《三生三世》原著抄袭争论又起 网文原创根基不深 (1篇回复)
- 新闻晨报:我可能看了假“良心剧” (1篇回复)
- 11名作家诉《锦绣未央》抄袭 证据摞满桌 (0篇回复)
- "大明王朝1566"重播 老剧"复活"只缘新剧"太辣眼" (1篇回复)
- 刘震云获摩洛哥国家级文学奖?假的! (0篇回复)
- 《锦绣未央》原著作者被诉抄袭 今日进行证据交换 (0篇回复)
- 网络文学进入下半场 阿里文学或将异军突起 (0篇回复)
- 学古诗词到底有何用? (1篇回复)
- 3个“IP人”的日常:生活终因网络写作而改变 (0篇回复)
- “2017情人节”作家荐书特辑:什么是真正的浪漫 (0篇回复)
- 王立群:推广传统文化要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0篇回复)
- 网文在欧美受欢迎 中层网络作者收入大增 (0篇回复)
- 网络文学首次入选浙江年度优秀文学作品扶持项目 (1篇回复)
- 开年剧一大波“杰克苏”来袭,男主角技能集于一身 (0篇回复)
- 北京青年报:2017电视剧 开年的姿态太难看 (0篇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