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发表于 2016-12-30 10:12:41

  (十)、东北话中的人情事理

  下、(关于事理的部分){“讨人嫌”之前的部分}

  该咋是咋的    那可不咋的

  该咋是咋的
  一般作为口语中的一句插入语,用于明确表示自己所持的立场是尊重客观真实情况的。

  那可不咋的
  是交谈中的一种习惯用语,表示承认别人所说的情况是客观真实的。


  咋说咋好    无可无可

  咋说咋好
  有人解释为:言听计从,没二话。

  无可无可
  “无”都读第一声;“可”都读第二声,但发音比较轻。这种说法应该是“无可无不可”的简化,简化后在衔接前后内容时读着更顺嘴,而且有节奏感。有两种具体意思。一种是表示状态很被动,已没有能力再做出选择。第二种是表示很满足,不需要再考虑“可”与“不可”了。

  在以上四种说法里,“该咋是咋的”“那可不咋的”是尊重真实情况的客观优先的立场,“咋说咋好”是附和别人态度的主观优先的立场,两种立场大不相同,但在社会上也有一些相容的空间。而“无可无可”的两种含义里,表象看上去相似,实质却是反差极大的。可见,社会生活是丰富和复杂的。


  两经    两说着    过来过去话   

  两经
  1959年出版的《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中把它解释为:不一样。给出的例句是:能干那个的,不一定也懂这个,这是两经啊!不仅方言工具书,改革开放后,东北一些地方的地方志在方言部分也收录了这个词。
  在认识活动中,“经”一般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或者在认识的深度上达到了一定时期里的最高层次。要理解“经”在中国人认知习惯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回顾一下经学及其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从汉代开始,中国古代文化中一定的范畴被确立为“经”。随之,中国的古书被分成经史子集几大类,其中“经”是首要的、统摄的。清末民初,中国人在现实面前不再坚持尊孔读经。围绕经学,在两千年时间里也形成了一种总体上处于僵化状态的思维方式。
  东北方言中用“两经”来表达事物之间的不同,既沿用了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主要观念,也承认了世界是多元的复杂的。这等于,在不经意之间从古代文化的旧框框里跳出来了。再进一步说,这个大众日常用语的出现表明,在中国社会内部有一个经学思维方式自然消解的路径。
  这个路径出现在东北,是值得注意的。在古代史阶段,因为社会不能长期稳定等多种原因,东北在思想文化上缺少建树,但也没留下僵化的根基。从古代进入近现代之后,中国文化并不是直线前进的,经学的命运已经很说明问题。所以,在现代的文化建设上东北应该认清自己在全国格局中的角色,避免妄自菲薄或方向错乱。顽固坚守旧套路,被动接受外来套路,旧套路自然消解后基于新的实践探索新的前途,其实是三种不同的情况。
  认识到“两经”的道理是广泛存在的,那么解释世界就不是单独的一种经可以胜任的,在经学思维方式下累积的很多文化成果也就不合时宜了。时代环境一变,老百姓轻轻说出两个字,竟然把那么多矫饰文采的书一下子就垫在屁股底下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相信圣人的书也好不了太多。鲜活的实践会使人变得聪明,闯关东依靠“闯”开辟了一条生活道路,并且内含着中国历史上的新意,相应的闯关东之后的东北社会就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底力。

  两说着
  一般在两种情况里会用到“两说着”。第一种是因为不确定性,比如“事情成不成还得两说着”。第二种是因为差异性,比如“优点和缺点得两说着”。

  过来过去话
  在社会里,不同的组成部分既存在差异性,也会有沟通的需要。因为社会关系不同等原因,沟通会分成单向的信息传递或双向的信息传递。“过来过去话”是双向的沟通。


  盐打哪咸,醋打哪酸
  意思是根据现象中一定的情况,已经可以清楚的得出结论。这句话说的不是“盐打哪哪有盐,醋打哪哪有醋”,而是把现象与人直接联系起来了,体现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一方面主客体不明显区分开,另一方面有直觉思维的直截性。


  过哪河脱哪鞋
  人们脚上只穿一双鞋,咋还“过哪河脱哪鞋”呢?其实,这句话由实入虚了,所谓“鞋”和“河”都不是指本物,整个句子是比喻义的。“河”相当于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脱鞋”就是为了适应形势而做出一些具体的改变。
  人在现实之中遇到新的难题,有时真的就像一条河横在了前面。这时不妨整理一下思路,认清正在过的是哪条“河”,再搞清楚该脱的是哪双“鞋”,就可以逐渐找到出路。   
  选择“脱鞋”,是顺应新形势,有时还可以借助于形势的变化。也有人做出了相反的选择,但因为形势是客观存在的,那种选择会有相应的代价。


  天塌了大家死,过河有矬子
  “过哪河脱哪鞋”已经在“过河”,这一句也“过河”。同样是“过河”,“过哪河脱哪鞋”强调要能适应新形势,这一句强调要敢于承担风险。如果稳坐家中吃老本,就不用“过河”了,可见这两句话反映的是开拓性人群闯荡新环境时所持有的观念。在进入新环境的过程中,没有适应性不能立足,不能应对风险也不能立足。
  “过河有矬子”是用矬子去探路的意思吗?很明显,这只是一句玩笑话,毕竟会游水或者有船坐就可以过河了。在“天塌了”都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仍然在开玩笑,表明在精神上是豪迈的,在状态上是自如的。(同样具有移民开拓精神的美国人也有这种幽默感,在他们表现英雄主义的电影里常有类似的玩笑场面)   
  承担风险,是开拓性人群在创业活动中无法回避的事情。必须承担风险时,就不要再畏惧。在创业活动中敢于迎战风险,不只是度过眼前难关的需要,有时还可以为长远开辟基业。这和吃老本的人反抗风险的意义是不同的。   


  应该应分    份所应当

  这两个词意思相近,讲的是关于承担责任。两个词在细节上也有一些不同,“应该应分”是先判断出“应该”再判断为分内之事,表明在应对新情况时可以扩大责任的范围;“份所应当”是先回顾什么是份内的再确认为“应当”,表明延续了原有的责任。
  在一个开创性的社会里,有不怕“天塌”敢担风险的人,就不会缺少承担责任的人。开创新生活的人群,往往不选择回避责任,他们既可以接纳新的责任,也可以坚持原有的责任,因为对他们来说负责任往往就是在推动新生活的实现。


  背累    背苦    背缺    背铺    均背    均背拉扯

  背累
  有人解释为:担负穷困之难处。

  背苦
  有人解释为:替人受苦。

  背缺
  有人解释为:(替别人)补亏空。

  背铺
  有人解释为:(无报酬地)白代劳。

  均背
  有人解释为:平均。给出的例句是:一人一天均背能吃多少粮?

  均背拉扯
  有人解释为:什么都打进去的平均。

  这些词里都带一个“背”字,透过这个“背”字,仿佛可以看见众多的身影了。当然,这里面“背”的有些事项很难说是份所应当或应该应分的。
  “均背一天吃多少粮”的说法也让人觉得别扭,吃粮还要用“背”来表达,表明思维是单调的。“均背拉扯”,更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问题,即“背”和“拉扯”一类的伦理观念挤占了太多的空间,抑制了理性思维的生长。


  赖搭儿    赖乎情    赖皮缠    地赖子

  赖搭儿
  有人解释为:稍一接触就热乎的人。

  赖乎情
  有人解释为:就是本来在条件上没达到,但看在情面上也算可以了。

  赖皮缠
  有人解释为:耍赖,与人纠缠不休。

  地赖子
  就是地痞,也简称为赖子。

  赖,其实是很常见的。中国古代的历史,就曾经长期赖在一个狭小脆弱的环境里,故而走向近现代的时候非常的被动。中国的经学文化过度的依赖古圣先贤。中国的孝文化里有过多的“赖”文化。中国的家文化里有过多的“赖”文化。个人与工作单位之间,改革开放后才逐渐解除依赖关系。一些地区的发展,至今仍有某些依赖性。
  对于“赖”,中国人一般有较多的包容。但是“赖”得过分了,比如从赖搭儿、赖乎情、赖皮缠演变成地赖子,就会改变事情的正常性质。地赖子,只能扰害地方。
  地赖子能“赖”得过分,与有些人“背”得太多有很大的关系。“背”得太多,或者“赖”得过分,都是社会结构不平衡的表现。结构不平衡的社会,就难以向前行进,就会趋向于停顿的状态。

单身陈哥 发表于 2016-12-30 10:11:21

  字数超4000,只能分段发了

4 发表于 2016-12-30 10:11:11

  (十)、东北话中的人情事理

  下、(关于事理的部分){“讨人嫌”及以后部分}

  讨人嫌
  这个说法涉及处理对外关系时持有什么样的立场。“讨人嫌”不是只为了讨人们的嫌恶,而是另有目的。从社会的真实状态中可知,“讨人嫌”行为的深层动机实际上是“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超过人们可接受程度的“赖”也就是在“讨人嫌”。可见,“讨人嫌”是“赖”文化中没有被人们接受因而也没能获得正常社会空间的那部分内容转化而成的一种副产品。这个副产品虽然捞不到物质利益,但有时可以让空虚的精神世界短暂体会一下存在感。“赖”文化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讨人嫌”行为也就比较多,甚至有些人是热衷于此道的。
  是否把“讨人嫌”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涉及很重要的事情,即怎样安排日常生活的内容以及把个人的精力投放到哪里。对于日常生活内容的选择,会决定生活的质量;对于精力投放方向的选择,会决定个人生活的高度。   
  从教育小孩这个环节,已经可以知道东北人是明显反对“讨人嫌”的。一般的说,东北人也不太懂“讨人嫌”是怎么一回事。在处理对外关系方面,东北社会的整体氛围里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倾向,一个是不通过讲理来办事,一个是认可实实在在的道理。这两种倾向看似矛盾,却真实的杂糅在东北人的生活里,而且可以找到它们在历史上的一些根源。自古文风不盛,有尚武的传统,就容易形成行动胜于言语的倾向。闯关东时代以地位平等的民众为主开拓出新的社会,又使这些生产性平民首先倾向于讲道理的方式。所以在东北比较常见的,或者是使蛮力或者是真讲理。而这两者和“赖”文化都不沾边,也和“讨人嫌”扯不上什么关系。
  “赖”文化,本质上是被动性的。东北在文化根底上被动性少,主动性多,正如东北在中国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但是东北的个性还没有成熟起来,一方面,东北的行动胜于言语有时还沿续着既往的野蛮;另一方面,东北讲真道理的精神还要经历很多的成长与考验。      


  灶坑打井,房顶开门
  这一句所讲的,也是处理对外关系时的一种立场。东北这种主要由移民开拓出来的社会,本就是人民在迁移和交融的过程中搭建起来的,因而内蕴着开放的风气。搞小环境里封闭隔绝的那一套,在东北老百姓眼里是不可取的。显然这句话讥讽了封闭内循环的过日子方式,不过讽刺力度太大了一些,房顶上开门也许可以做到,灶坑里打井怎么打呢?


  五迷三道    二马天堂    玄天二地    翻账坐坡

  五迷三道
  意思是在方向上已经迷失了,但又很投入的样子。有时,在众多方向之前缺少进行选择的依据,似乎随意的选随意的做都会很有道理,于是有的人不做探究就行动,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二马天堂
  这个词提到了天堂,含义还是比较深刻的。起初我对这个词没什么感觉,不理解它被创造出来有什么独特的价值。后来,品味一些书的总体内容时我突然想到了这个词,并且领悟到这个词挺有意境的。那些书,设计了超出凡俗的目标,在具体的思路里也有一些看点,但是书内的主要线索之间缺少协调性,实际上在实践中是难以操作的。那些书中的情形,就像一个人因为急着去天堂而要同时骑两匹马。
  这个词中的“天堂”,大致是指代那些前景诱人的事。诱人的事容易引起贪心,贪心则容易犯“二”的错误。犯“二”的错误,就会丢掉在现实中应有的立场,人就会变得稀里糊涂的。

  玄天二地
  指人的一种状态或一种个性。指状态时,是说已经没有了一个完整的清楚的立场,说话时不着边际,行动时没有根由。指个性时,是极其莽撞的意思。

  翻账坐坡
  是反悔倒退、往后使劲的意思。翻账,本是经济领域中的活动,这里借指寻找机会。坐坡,有人解释为:原指牲口以坐姿下滑,引申为不求上进,走下坡路。
  “翻账坐坡”这个词,和成语“数典忘祖”有几点可以比较的地方:一、“坐坡”和“忘祖”的结果在意义上都是倒退性的。二、“翻账”是经济活动,“数典”是结合在政治中的文化活动。三、翻账坐坡是围绕利益主动而为的,数典忘祖则是因为惰怠而不知文化上的根源了。
  关于“翻账”,也可以引发两点思考。一、通过“翻账”来找机会,而不再是“数典”一类的方式,反映出社会运行中经济的地位在上升。二、翻账后面接着的是“坐坡”,那么,翻账之后一定是“坐坡”吗?
  显然,在长期停滞的社会里,找机会时谈不上怎样往前看,因而翻账和“上坡”是很难结合的。在发展高度有限的社会里,人们实际上不用为事业花费很多的精力,倒是可以好好照顾一下个人的生活。“翻账坐坡”就是安排个人生活的一种常见方式——先向上集聚起一定的势,得势之后再使个人的利益变现。

  东北的文化根底中,主动性是主要的。选择了主动性,就有一个选择立场和方向的问题。上面这四个词,就涉及了关于选择立场和方向的一些意识。


  调歪    调方   

  调歪
  “调”读第四声。有人解释为:刁蛮,奸猾。给出的例句是:
  “黄昏的野猪,半夜的虎”。那意思是这夹当的野猪和老虎最调歪,最难斗。

  调方
  “调”是调换之意,“方”是配方、方法等。

  调歪和调方,二者经常一起出现,但彼此的立场和方向是不同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二郎神,就是调歪和调方之间一场很热闹的比试。


  压茬    压事    压抚

  这三个词都带“压”字,“压”的结果是形成一定的秩序。秩序的形成,一般都与压力有关。在主要通过由上而下形成秩序的情况里,“压”就更常见了。


  捋顺调阳    缕顺条扬

  这两个词读音完全相同,而且在大体意思上有接近之处,即理顺了情况就好了。
  理顺,也可以促进秩序的形成。理顺的方式,基于对象的客观情况,以“理”为根本,所促成的秩序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相比之下,“压”主要是从主观目的出发,以力为主要手段,所起的作用更具有即时性。


  编筐窝篓,全在收口
  意思是在一定的结构体系中会有非常关键的部分。这句熟语能让人想到的是:一个从新基础逐渐发育起来的社会也需要编织比较完整的体系,其中适时出现成熟的社会上层人群尤其具有重大的意义。


  咱一烧香佛爷就调腚
  话说佛爷之事也就是收香火。所以每天大门一开,佛爷就要端坐在香炉后面了。这样从早坐到晚,佛爷最感劳累的地方就是腚,腚也成了佛爷最关心最爱护的地方。佛爷是不愁香火的,倒嫌人多了腚太累。所以,佛爷就喜欢一些带有娱乐色彩的事情,比如有人挤掉了帽子,跑丢了鞋,或者连滚带爬的。这些,才是佛爷有所属意的。可是偏偏有一些人自以为心诚,自以为是大好人,烧香的时候一本正经、长篇大论的,惹得佛爷不仅心中生厌,也每每在此时最感腚又受累了。可想而知,遇有这样的人来烧香,佛爷的腚管保是坐不稳了。
  机会的不均,有时根源于社会原因。不察世情人心,只知实心实意,烧香反倒无功,这就是世间的道理。


  实的惠儿的
  在这个说法里,“实”指的是态度以及行为,“惠”指的是带来的影响或结果,“实”和“惠”之间具有一种连结关系。首先需要说明,这种连结不是我“实”而你得“惠”,是谁“实”谁就得“惠”。整体理解这个说法时,一般人们认为它指的是一种实在的态度。但是还要注意到,从态度和行为到影响或结果的连结关系,也意味着构成了一种有因有果的生活方式。考虑到由“实”到“惠”的过程,那么,“实的惠儿的”还可以说是一种建设性的生活方式。   
  能把“实”和“惠”挂上钩,看似简单,却可以从中体察到深刻的社会历史进程。如果在社会上“实”没有多大的价值,或者“实”与“惠”缺少关联,或者“惠”不被正常的承认,“实的惠儿的”这种说法都难以流传下来。能把“实”和“惠”挂上钩,表明社会的运行更加公正合理,建设性因素会有更多的生长机会。
  “实的惠儿的”这种说法出现在东北方言中,当然也是根源于东北的社会历史环境。东北社会在古代就有“重实”的取向,并且取得了一些建树。在由古代向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闯关东移民运动进一步发展了这种“重实”的观念。在闯关东时代,人民大众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新的家园,这个创造新家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由“实”得“惠”。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实的惠儿的”被创造出来和传播开去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不仅是“实的惠儿的”,更应该看到,闯关东移民运动是以大众的建设性的生产活动为根基的,因而闯关东历史文化里有很多的建设性因素。
  建设性一般要由微弱起步,要由下向上的生长,因而新生的建设性文化往往不引人注意。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建设性文化与东北的个性和命运密切相关,整理好和弘扬好东北地域文化中的相关资源是很有价值的。

xiaol1989 发表于 2016-12-30 10:10:20

  希望侵蚀沟问题能早日受到社会的重视。我上小学时,下一次大雨上学的路就要改道了,路旁边就是不断扩大的二三十米的深沟。

黑色童年 发表于 2016-12-30 10:10:04

  以后的更新会缓慢一些,不会每日发一个小专题了

4 发表于 2016-12-30 10:08:54

  大数据、物联网、卫星应用等技术,在防治侵蚀沟问题上应该能发挥作用。基于跨年度的长期监测,还可以确定一个地区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应该避免出现只为了几年之中的粮食产量而压垮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事情。

  “振兴东北”十几年来,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地位还没实现重大的改变,但东北粮食产量的增长可是突破了以往的格局,发展的速度实在让人印象深刻。毕竟,粮食不是工业品。中国人习惯鞭打快牛,常常是东北“老工基”一遇困难,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就出台了。在东北探索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已经有必要了。而且,东北所追求的农业现代化,本身也是应该包括这件事的。

297957881 发表于 2016-12-30 10:08:17

  已做拉黑和举报处理,有来此帖放毒搞污染的一律驱逐

  希望在楼主坚持理性的情况下,天涯这里能有公正的态度。

吖吖吖日 发表于 2016-12-30 10:07:51

  不错!

小灰灰狼 发表于 2016-12-30 10:07:39

  笑傲江湖都快成了刘老根大舞台了。。。
  有个狗屁精神家园
  

離別的一刻 发表于 2016-12-30 10:06:09

  
  笑傲江湖都快成了刘老根大舞台了。。。
  有个狗屁精神家园
  -----------------------------

  一、在精神文化上不富裕,或者说比较穷,这确实是东北当前的状态,但不能说没有精神家园。在全国各地的人群中,东北人的精神特征显然是非常容易辨认出来的。这个帖子就是要展示出一幅比较全面的精神图景,其中的内容在东北人的精神世界里大都是基础性的。
  二、一般人们只注意到中国有农业立国时期的贫穷,而东北经历的是工业大发展时代的贫穷。在物质上,全国范围内东北的城市贫困人口最集中,城镇人口平均收入明显偏低。在精神文化上,生产的内容极为单一,状态低迷。所以,东北既因为工业发展得早而盛名在外,又因为实际上整体性的贫穷而被一些人讥讽。正因为东北有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所以才被称作“老工基”。“老工基”的建设是着眼于全国的,地方上的发展还不是主要的。东北的这种穷,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选择的后果。
  三、中国古代有结构性的不平衡,东北的特点是武高文低,所以往往成为文化人发泄情绪的对象。但不能正确对待走向近现代以来闯关东带来的历史影响,就缺少了对中国基本形势的认识。
  四、李光耀曾说美国那个移民社会分化得厉害,好的很好,差的很差。东北社会里也有一些分化的现象,有一些事有一些人“不上数”(也是东北人习惯用的一个说法)。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梳理东北方言人文内涵,还原东北人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