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求变求新”的新派武侠小说,为何会受到青睐?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中,一种比较独特的文学体裁。这种以侠客、侠义、江湖为中心的行文方法,一般认为是从“唐人传奇”演化而来。但是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期,其实就已经出现了“小说家”。只不过这个所谓的学术流派仅以“著述”闻名,并没有独立而又系统学术思想。所以虽然属于十家之一,但却不入九流。虽然小说家以及他们的“著述”行为,在后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也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在古代社会中地位并不高。
笔者之所以讲述一下“武侠小说”,以及“小说家”的历史背景,其实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以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为代表的新派小说“四大宗师”,
他们所创作的新派武侠小说的前世今生。
古龙作为新派武侠“四大宗师”之一,虽然在排名上位居金庸之后,但是在温瑞安的心目中,他的武侠小说地位绝不亚于金庸。这也是古龙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泰斗”的根本原因之一。
实际上如果是铁杆武侠小说迷,就应该知道新派武侠小说,也曾遇到过青黄不接和颓废其,但是却在古龙“求新求变”的创作风格中,不断摆脱日薄西山的态势。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古龙的出现让新派武侠小说,重新走上了“中兴”之路。
古龙“求新求变”的武侠小说创作思想和理念
1.“求新求变”后的武侠小说风格
1938年出生于香港的古龙,从17岁发表第一篇小说《从北国到南国》开始,一直到1985年离开人世。在大约30年的创作历程中,为广大武侠小说迷贡献了,70多部新派武侠小说。并且让曾经一度陷入末路的,新派武侠小说再一次走上辉煌之路。
笔者认为单凭这一点上来看,古龙就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新派武侠小说大家。他之所以能让曾经辉煌无比,但又很快陷入困境的新派武侠小说,重新走上“中兴”之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在武侠小说创作上,开辟出了独具一格的“求新求变”的创作风格。
由于古龙曾经研读过大量西方文学,所以在他的武侠小说创作思想中,无法逃避的沾染上了很多西方文艺色彩。这其实也是古龙武侠小说,走向“求新求变”之路的重要契机。中西方思想碰撞出来的火花,让古龙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武侠小说创作之路。
2.具有“中西合璧”韵味的武侠风格
中国古典武侠文化与西方现代小说思维,通过有机结合和再创造之后,就变成了独居古龙风格的武侠小说。作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家,古龙几乎用尽了一生的时间,在创作新派武侠小说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和突破自我。
古龙创作的新派武侠小说,不仅拥有古老的东方文化气息,而且也融入了现代人文主义思维。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武侠小说创作的一大创举。因为金庸、梁羽生和温瑞安等人,彼时依然在“历史武侠小说”创作中徘徊。
而古龙却可以另辟蹊径,将蕴含东方思想的武侠小说,带入了一个“中西合璧”的全新领域。无论是从写作手法、人物塑造,还是语言艺术和结构设置上来看,古龙在新派武侠小说中的“求新求变”意识,绝对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
3.反对“高大上”侠客精神,让侠义回归本真
笔者认为古龙在新派武侠小说之时,他的贡献不仅在于运用创新思维,去撰写他心目中的侠客以及侠义精神。同时在他的武侠小说中虽然有时代背景,但是却彻底摆脱了“历史主义”风格,并且完全抛弃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雄模式。
反之将原本在人们心目中,具有高大形象的侠客,写成了一个具有同情心,以及蕴含多种性格的“普通人”。
这其实也是古龙武侠小说中,刻意为之的“反对武力”的中终极体现。
古龙描写的侠客基本上,都具有浪子情结、侠义以及仁爱精神。他们虽然身怀绝技但却,从来都不愿意轻易展露独门绝技。反而是用“博大的同情心”,以及 “仁慈”与“宽恕”之心,去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他们的人。
笔者认为这其实也是,古龙武侠小说最大的创新之处。毕竟一个武艺高强的侠客,居然以爱好“平和”为己任,这在其他武侠小说宗师的意识中,绝对是一个“反武侠”的异类所为。
在武侠小说中将描写“武”的部分,变成了反对暴力的倡导思想;而且进而不断淡化侠客们的“侠义”精神。笔者认为按照常理来说,这种类型的武侠小说要么寡淡如水,要么就会像流水账一样不堪入目。
但是古龙的武侠小说越是如此,就越受到广大武侠小说迷的欢迎。他笔下的侠客根本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侠之大者”,而是往往都嗜酒如命并且,与女人纠缠不清的浪子。这种世人皆有的缺点反而成了一种独到的特色。
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古龙,对武侠小说创作的独到见解
1.古龙关于新派武侠小说创作的建议
古龙在其代表作品《多情剑客无情剑·代序》中,曾这样写道:“我们这一代的武侠小说,如果真是由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开始,至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到达巅峰,至王度卢的《铁骑银瓶》和朱贞木的《七条碑》为一变,至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又一变,到现在又有十几年了,现在无疑又已到了应该变的时候”!
这段“代序”中所描述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古龙在创作,新派武侠小说时“求新求变”思想的主要体现。他认为从古至今“武侠小说”,都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而且也只有不断“求新求变”,才能让“小说”这种“不入九流”的文学体裁。
真正的达到自我完善以及,不断被广大读者接受的态势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武侠小说,变成一种文化或者文学体裁,并最终走向中国文学金字塔顶端。这其实才是古龙在创作武侠小说时,“求新求变”思想的最深层次和目的。
身为一代武侠宗师的古龙,其实一直都对新派武侠小说的未来,以及发展态势和进步速度而担忧。因为他本人就是在新派武侠小说,热度逐渐退却之时而走上,新派武侠小说创作巅峰,以及拯救新派武侠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
2.树立新派武侠小说的价值观
“武侠小说既然也有自己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趣味,若能再尽量吸收其他文学作品的精华,岂非也同样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独立的风格,让武侠小说也能在文学的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让别人不能否认它的价值,独立的风格,让不堪武侠小说的人也来看武侠小说”。
其实,古龙已经将自己力求创新,以及应该如何创新的方法,通过这段话表现了出来。但是在古龙去世之后,他的“中西合璧”武侠创作手法,以及对新派武侠小说创作的指导,都随着他的离去而石沉大海。
这其实也是新派武侠小说,之所以在古龙去世之后,而逐渐退出中国文坛的关键原因。虽然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一直在笔耕不辍的创作武侠小说,但是已经无法达到“金、古、梁、温”,四大武侠小说宗师的高度了。
一代新派武侠小说泰斗的最后时光
1979年一代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在创作完《英雄无泪》之后。因好酒误事再加上疾病缠身,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进入了衰退阶段。不仅创作数量锐减,而且在这一时期还出了“代笔”风波。
再加上1980年底古龙遭遇“吟松阁事件”,并且在救治过程中输入了,带有肝炎病毒的血液。至此嗜酒如命、风流好色的浪子,人生也进入了低谷期并且开始了倒计时。1985年9月曾给人们创造武侠梦的古大侠因病逝世。
但在起去世前一周给其好友手书,“陌上花发可以缓缓醉矣”。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却饱含了古龙的一生。直至生命的尽头他依然没有忘记“醉矣”,但此时的他又怎能知道,一周之后将要魂归天国。
他的武侠世界中很少有打打杀杀,即使是杀父之仇也可以,使用非暴力的手段去解决。这就从根源上杜绝了,武侠小说经久不衰的“冤冤相报”的俗套。他用一颗宽容、慈悲、善良之心,以及博大的胸怀原谅了那些作恶多端的恶人。
并且使他们自己认识到罪孽深重,并且对“以德报怨”的大侠刮目相看。这其实完全符合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仁爱”以及墨家思想中的“兼爱”。这就是古大侠给后人留下的武侠价值观。
结 语
笔者认为古龙的新派武侠小说,不仅独树一帜而且还自成一派。虽然他的武侠作品被归入“新派武侠小说”,而他也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四大宗师”之一。但是他所宣扬的武侠精神,却与其他三位倡导的“侠之大者”相去甚远。
在他的武侠小说中不仅写出了人物性格的“组合性”,即宽恕、善良、多情、豪爽等,同时也体现出了独具古龙色彩的价值观。那就是兄弟与酒才是人生之重,而女人则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虽然这种价值观大有“渣男”的意味,但是在他撰写的具有浓重的西方文化气息,以及浪漫主义色彩的武侠小说中,这种看起来离经叛道的价值观,反而与“金、梁、文”三人的武侠小说有所区别,并且正是因为这种风格和价值观,才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新纪元。
笔者在拜读过古龙的经典武侠著作之后,认为在古龙的笔下李寻欢、陆小凤,王动以及燕七等嗜酒如命之人,其实都是古龙性格基因中的一部分。古龙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喜好,由一个整体分化成若干个部分。
然后再讲这些性格虽然,通过艺术手法不断划分给,他所创造的经典武侠人物。在这种前提下,古龙武侠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就应运而生了。并且每一个古龙笔下的侠客都不是完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缺陷,其实就是古龙性格中的缺点。
【参考文献】
张争《论古龙武侠小说的创新》
睢力,张轶敏《新派武侠小说的中兴──论古龙的武侠小说》
芦海英《论古龙武侠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罗蕾《古龙武侠小说的故事形态研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