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盛 发表于 2021-5-17 07:56:15

唐代没有小仵作 《御赐小仵作》中多处与史实不符

三法司、唐宣宗、仵作、神策军、黔州……因网剧《御赐小仵作》热播,带火一批热词。

在历史上,唐宣宗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皇帝,被称为“小太宗”(太宗指李世民),但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唐之亡,宣宗亡之。”演绎唐宣宗故事,本有传奇性,而仵作行又颇具神秘色彩。将二者结合起来,自然引人关注。

不过,仵作的最早文字记录出自五代时和凝、和㠓父子所著《疑狱集》(和㠓已是宋人),且原文写为“仵作行人”。不少学者认为,唐代已有仵作行,但至今未找到证据。即使有,也应像宋代那样,称为“仵作行人”或“仵作人”,“仵作”是清代才有的称呼。
有说法称,李商隐的《义山杂纂》中提到了“仵作”,个人翻检未见,该书不过三千多字,集俗谚而成,文人应不屑为之,少有人相信它真的出自李商隐之手。
在《御赐小仵作》中,创作者们似乎将对现代法医的认识,套用到仵作行中。剧中验尸的时间、程序、方法等,多有穿越;对于唐宣宗乃至中晚唐政治,亦有不少误会。
影视作品不必拘泥于历史,指出不确处,是为避免以讹传讹,亦以增观剧之趣。
唐宣宗确实装过傻
《御赐小仵作》中的唐宣宗外表糊涂、内心精明,符合史实。
唐宣宗本名李怡,继位后改名李忱。古代皇位仅两种传承方式,即:兄终弟及,父死子立。唐宣宗是罕见的例外,他以唐武宗叔父的身份继位。
唐武宗去世时仅32岁,五子均年幼,未立太子。
武则天篡唐时,为防皇族造反,始用太监软禁皇子。唐玄宗上位前,曾“十余年不出庭院”,靠政变夺权后,对皇子尤其提防,“附苑城为十王宅,以居皇子,宦官押之,就夹城参起居……及诸孙浸多,又置百孙院”。
皇子皇孙被集中起来,由太监看管,故中晚唐皇帝多由宦官选定。
宦官选唐宣宗,因他“性严重寡言,宫中或以为不慧”。唐宣宗不善言辞,父亲(唐宪宗)去世后,哥哥(唐文宗)、侄子(唐武宗)办宫廷宴会时,常逗唐宣宗说话,“以为戏剧”。当时唐宣宗被封为光王,二人就给他起外号叫“光叔”。唐武宗尤其失礼,唐宣宗只好装傻。
唐宣宗擅书法、诗词、马球、作曲,曾写《吊白居易》诗,功力不俗: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沉溺才艺,或为避祸。《御赐小仵作》中刻画唐宣宗沉迷于木工,是把明熹宗的事迹套用到唐宣宗身上。出乎人们意料,唐宣宗登基后,废李德裕、抑阉党,复失陷百余年的河湟之地,隐然有中兴气象。

皇帝自称“乡贡进士”
唐宣宗得位不正,登基后,处处抬爹(唐宪宗),贬兄侄(唐文宗和唐武宗)。目的是提醒人们,他也是唐宪宗的儿子,符合父死子立的正序,所以提拔官员多是他爹旧臣的子孙,而唐文宗、唐武宗的旧臣则遭排挤。
比如在文宗朝、武宗朝两度任相,执政7年的名臣李德裕,虽政绩斐然,却被唐宣宗一贬再贬,“牛李党争”中牛党的白敏中反被提拔为相。李德裕“尤恶进士”,唐宣宗则“每对群臣,(常)问登第否”,还在宫中自称是“乡贡进士李道龙”。只要是唐文宗、唐武宗时的政策,唐宣宗务必相反。
据《资治通鉴》载,唐宣宗严于驭下,登基10余年,上朝时仍让群臣“威严不可仰视”。奏事完,唐宣宗会突然放松,说:“可以闲聊了。”官员家中小事,亦加盘问,然后突然说:“你们可要处理好私事,我常担心你们做了对不起我的事,将来不好见面。”令狐绹说:“我当了10多年宰相,受恩最多,但每次上朝,都汗水沾衣。”唐宣宗勤政,官员调任他州,他都要亲自面试。
唐宣宗功绩有三:一是吐蕃归还河湟之地,实现了父亲唐宪宗未了心愿;二是清理漕运,确保长安的粮食供给;三是整肃吏治,抑制腐败。
不过,唐宣宗对藩镇的打压不如父亲唐宪宗,导致后期兵乱不已,局面糜烂。宋人孙甫称他“知为君之小节,而不知其大节”,亦有道理。
由此看,《御赐小仵作》中唐宣宗的形象有些偏离。
太监掌废立已成潜规则
在《御赐小仵作》中,唐宣宗与太监秦鸾彼此对立,并非事实。
唐宣宗上位,受惠于太监,可能他与孟秀荣等早已暗中联系。当时唐宫约4000多太监,主持废立,朝臣亦认同。

唐文宗(唐宣宗的哥哥)曾问宰相牛僧孺:“天下何由太平,卿等有意于此乎?”暗示牛应与宦官对立,牛却回答说,国泰民安即可,“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李德裕两次拜相,都得宦官相助。唐墓中,常有高官帮宦官写的墓志。朝臣主外、宦官主废立,是当时共同遵守的潜规则。
对皇权威胁最大的是皇子,此外是大臣结党,唐宣宗只能依靠宦官。
唐宣宗37岁登基,践位10年后,大臣劝他早立太子,唐宣宗回答说:“若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大臣们不敢再谏。
唐宣宗的爹唐宪宗死在宦官手中,所以“即位以来,治弑宪宗之党,宦官、外戚乃至东宫官属,诛窜甚众”,但并未消灭宦官集团,禁军——神策军仍由宦官掌管。唐宣宗与太监互相借重。他晚年沉迷丹药,50岁时便去世,颇有史家怀疑他中了宦官下的毒。
唐宣宗“刚察”,不会容忍秦鸾式的权宦。而唐中后期权宦,在面上也绝不会像秦鸾对皇帝那么恭顺。
《御赐小仵作》中想当然处不少,如秦鸾竟手持紫砂壶,宋代始有此物;男主萧谨瑜是三法司最高长官,三法司并非专设机构,是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合称,均是中央级司法机关,遇大案合作,平时相互制约。类似的细节问题,在剧中还有一些。
工资只够养活自己
没有三法司,则《御赐小仵作》中,女主角也不可能考上三法司的仵作。直到清代,仵作才成了吏,由“仵作行人”改称“仵作”。此前只有民间身份,政府不录用,也不考。
从文献看,最早司法验尸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封诊式》,由令史率“牢隶臣”或“隶臣妾”进行,令史是吏,后二者是奴隶,相当于仵作。直到西汉,依然如此。
王莽时,乱党王孙庆落网,尸体被解剖,执行者是太医、尚方和巧屠。“巧屠”相当于仵作。
唐代可能有仵作,但无文字记载,或与宋代仵作行人一样,来自民间。《水浒传》中,收殓武大的何九叔就是仵作行人,称为团头,说明他是当地殡葬行会的会首。宋代仵作行人地位低,不被信任。据《洗冤集录》,验尸前,仵作行人“不许稍离官员身边”;验尸时,官员、吏役、亲属、邻居,甚至被告,都要到场观看,仵作行人每验完一处,要高声“喝报”;有时还会复检,初检者不得参与,亦不可串通。
元代时,除了仵作行人,在南方,也允许“屠宰之家”验尸,仵作又被称为“屠行”。
清代仵作当了吏,但“视为卑贱,工食亦极微薄”。名义上,“给发工食月各一两,如三年无过,月各二两”,其实远低于此数,“应领工食皆不足以敷一口”。仵作收入最高的是山东,年薪11.21两银。清代后期,政府经费不足,仵作几无薪金,全靠陋规。
仵作任吏的名额非常少,大州县仅设3人,中州县2人,小州县1人。
剧中女主处处违规
在《御赐小仵作》中,女主角想怎么检就怎么检,但据学者汤茜在《中国古代仵作生态研究与历史观照》中钩沉,直到清代,仵作的工作规范仍极严格。

验尸时间:一般选在午时三刻(正午11点45分),此时阳气最盛,可对抗尸体的阴气。
官员监督:仵作不能单独操作,检验官须臾不可离场。为防阴气冲袭,检验官当场饮用苍术、白术、甘草制成的三神汤,口中含苏合香丸,并在鼻孔处涂香油,或者用浸香油纸团塞住鼻孔,以对抗腐败气息。
现场燃香:点燃麝香、川穹、细辛、甘松等,以防邪气。
验前通报:仵作在验尸前,要向尸体口头告知,表示尊重,尸体有曲折,不得扭直。
喝报:检验时,仵作根据官方印发的人体部位清单,逐一喝报。如没有伤,即报“全”,如“卤门全”“额全”等。有伤痕则需量长度、深度,喝报出具体数字,可古代尺子不统一,不同地方、不同用途的尺子,长度不相等。遇到伤痕,必须明确喝出“致命伤”或“不致命”,不能只喝“有伤”。
伤有专业名词,不能喝错。比如“殴伤皮肤肿起青黑而无创瘢”,喝为“疻(zhǐ)”;流血成瘢,喝为“痏(wěi)”;骨断,喝为“痍”;愈合后的疤痕,喝为“瘢”……
填写尸格:检验完,仵作需填写尸检报告,即尸格,从宋代起便一式三份,“一份上交所属州县,一份交给被害人家属,一份本司自留备案”。
在剧中,女主角无一处符合程序。
古代仵作不是今天法医
《御赐小仵作》中,有一细节:女主角将醋浇在火上,形成蒸汽,男主角貌似内行地说,此女懂江湖旁门,一定出自仵作世家。
此操作即“洗罨(yǎn)”,出自《洗冤集录》。尸体长期掩埋后,伤痕不明显,用酒和醋的蒸汽熏,或将酒醋涂抹在体表,用席子盖上2小时,则尸体变软,伤痕更清晰。此外也可用水银涂抹全身,既防腐,又能发现一些小伤。
在西方,仵作是现代解剖学的源头之一,在古代中国,仵作对人体构造的认识也较准确,但仵作是“贱役”,“自好者多不屑为”,从业者亦“皆滥竽充数”。
比如清代时,仵作验毒仍用银钗,置尸体口中,以纸封口一段时间,如银钗变黑,即为中毒。如尸体已掩埋多时,则用“璟洗”,即用热酒糟加醋,从下腹部往胸部揉搓,将体内毒气熏蒸到口腔中。
现代科学证明,银钗验毒不成立,且白银价昂,仵作也没有,只好现场找人借。白银成色不足,易氧化变黑,不知因此搞出多少冤案。
可见,古代仵作绝非今天法医,仵作行经验丰富,但积累千年,无丝毫转化成科技成果。
在英语中,科技一词为Technology,“Techn-”意为工匠,“-ology”意为逻辑,二者结合,遂成科技,它改变了历史。古代中国有工匠,亦不缺逻辑,但固化的社会安排使二者无法合作,不仅窒息了手艺与逻辑的发展,且约束了科技进步。如果能像《御赐小仵作》中,工匠女主与学究男主突破阶层限制,碰出火花,则中国近代化之路可能更顺畅。来源:北京晚报,作者:蔡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代没有小仵作 《御赐小仵作》中多处与史实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