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即故事
在故事创作中,经常会讨论到“人物先行”还是“情节先行”,我的观点是,人物与情节同样重要,没有情节就无法凸显人物,没有人物则无法推动情节。接下来我会继续阐述这一观点。本系列文章,会侧重于有效的创作练习方法的分享。
笼统讲,故事中的主角,都在经历一场冒险,面对生活的挑战,揭示生活的意义。
对于创作者来说,创作就是我们的冒险。因而我所分享的练习方法,希望大家把它当做一场冒险来看,去勇敢地尝试和突破自我,去欣赏悬崖上的风景。
本系列共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我会简单谈谈角色真相,第二部分我们详细讲一下人设即故事的概念,并且分享一些人物和故事设计的技巧,第三部分着重谈一下有效的创作练习方法,包括故事视角、类型故事等内容的分享;第四部分是互动答疑。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小故事。
这个故事简单讲,是一个老人养了八条狗,相依为命,然后镇里来了个偷狗贼,偷走了他7条狗,愤怒淹没了老人,老人用最后一条狗做诱饵,但偷狗贼打伤那唯一的一条狗,老人要么救狗,要么抓人。
老人接下来的行动,将深刻揭示老人的内心,是愤怒与仇恨,还是爱与相守。
无论如何,老人的行动将揭示“人物真相”,即老人的本质。
戏剧中我们经常说“故事情境”。
即给一个角色设计一个具有冲突性的情境。
比如说你大学毕业想做自己喜爱的摄影,但是父母劝你进国企。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情境,而在故事情境中,角色将展开行动,这个行动将展示出角色的真相。
比如说,这里的大学生顺从了家人的意愿,那么这个角色本质上展现出一种懦弱的姿态。
如果说故事仅仅是这样一个情境,那么确实这位大学生就是如此。
但这样的情境不足以成为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而故事也往往不会这么发展。
角色更深刻的本质随着故事的发展得到更真实的展现。
大家应该听说过角色的“成长点”,即角色内在本质的更深刻展现。
在大学生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他发现自己本质上还是向往他最想要生活,哪怕这个生活把它折磨得遍体鳞伤。
当遍体鳞伤的他,再次回到家里跟父母讨论未来何去何从的问题时,他会坚定地选择自己的所爱。
他的选择,他的行动,他的坚定,也将真正意义上展现角色的本质,他的渴望与向往。
他的故事也将激励追寻梦想的年轻人。
大家回想一下《哪吒 魔童降世》的剧情,在哪吒诞生之初,这个角色接受了自己魔童的身份,做起了混世魔王,但是当真正的不公的命运降临时,他所呐喊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他反抗命运的行动令人动容,也真正意义上展示了这个角色的本质。
这个简单的道理,在我们实际创作故事的运用中,就会设置角色的起点和最终的成长点,比如角色一开始是自私自利的人,经历一系列事件和他人的影响,他成为大公无私的人。
在“人物真相”这部分呢,我会继续讲解行动与角色的关系,第二部分我们会进一步讨论一下人物弧线,第三部分我们对人物真相做个简单的总结。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飞屋环游记》的剧情设计。
他和他深爱的妻子都有一个梦想,去仙境瀑布冒险,但最终妻子去世了他们的冒险也没有形成。不仅如此,他们共同居住的房子,也面临拆迁。于是老人用气球让房子飞起来,飞向仙境瀑布,岂料门外多了个爱探险的孩子。老人不喜欢这个孩子,但不得不带着他上路。孩子在享受冒险,而老人则一心想到仙境瀑布。
直到,他到达了仙境瀑布,但此时孩子为了拯救一路上跟他们冒险的大鸟,去往了坏人的基地。孤身一人、固执的老人,此刻看到妻子留下的冒险笔记,上面写着,谢谢你给我带来的冒险,现在,是时候展开新的冒险。此时的老人成长了,也终于明白放下过去,活在当下的生活真理。他再次让房子起飞,去拯救一路来冒险的伙伴和那个孩子。
老人最后的行动,展现角色内在本质,还是那个热爱冒险、心地善良、性格有些轴的老头。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引出一个观点。
“角色的真实本质,在于面对事件时的行动”。
当你想塑造一个角色,那么就给他身上安排事,比如说一个队伍的新兵,前线紧急召唤他们,各个新兵面对召唤这件事的态度,将揭示他们的本质。
接下来我们看一系列的成语,我们试想一件事。
比如说,我跟你说“这个人高风亮节”。如果仅仅是台词去介绍一个人,那么读者不会真正信服,但如果你用一个事件,更能展示角色。
比如:
汉武帝时,匈奴单于即位,想与汉朝改善关系。汉武帝派苏武作为使节访问匈奴,匈奴单于扣押了苏武,百般折磨他,并让降将张胜、李陵来劝降他,苏武坚贞不屈,高风亮节,誓死不降。
苏武所经历的事件,展现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所以大家写故事时,往往可以设计一两件具有压迫感的事,去展现你笔下角色的性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