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爆火背后的“猫腻”:如何成就网文界“大宗师”?
江南之行刚开头,《庆余年第二季》戛然而止,像第一季那样留下了一个让人意犹未尽的结局。
剧中,大宗师叶流云破楼一剑助力范闲恢复真气,也让我们对《庆余年》未来篇章的走向再添一分期待。
而现实中,原著作者猫腻,也是网络文学界的“大宗师”。
《庆余年》第一季、第二季海报
自2003年开始,猫腻用他的笔墨一次次打开读者对他的新认知。《庆余年》剧集再次爆火,以足够硬核的内容持续释放强大吸引力,值得我们再一次走进猫腻爽感与情怀兼备的网文宇宙。
2019年11月26日,是电视剧《庆余年》开播的日子。作为网络小说被改编搬上荧幕,《庆余年》并没有什么值得稀奇的地方。
但在近90W用户的评价下,仍然拿到7.9分的改编电视剧,真的不多。
作为2019年最具话题度的电视剧之一,直到现在,《庆余年》依旧被人们一遍遍地拿出来解读。
不少人通过这部电视剧知道了猫腻的名字,但猫腻成名在更早前,也许是在2007年。
2007年,猫腻开始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庆余年》。这是他第三部小说,“我想写一本‘大红书’”,他说,“大红”的配方,他已经找到:70分以上的文笔,整个套路,关键是节奏。
“另外,一定要有安全感。”
在《庆余年》里,男主角范闲身份特殊,资源广阔,“想死都死不了”,给足读者安全感。人设上,他好看,有才,武艺高强,结合了“霸道总裁”的特点,最后当上隐皇帝。
《庆余年》猫腻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
猫腻知道读者要什么:对女性来说,影像化之后很有吸引力;对男性来说,代入也很有快感。
这是一次尝试,猫腻第一次争月票,第一次迫切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书。书上架后,不到一个月就登上起点首页强力推荐榜,自第二个月,连续17个月占据起点网月票榜,获得了一万张月票,十万个收藏。
第二年,《庆余年》凭着2000多万的点击,成为2008年最受欢迎的网络小说之一。
又或者,更早些。
1994年,湖北宜昌,17岁的高中生晓峰对皮革产生了兴趣。
彼时,白色真皮运动鞋在高中生里风靡。他想去四川大学化学系,那里的皮革专业在全国数一数二。
但父亲不同意,替他挑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系,又为他规划好之后的人生:毕业进入电力局,体面又稳定。
尽管对成为皮革研究者心生向往,晓峰还是遂了长辈的心愿,因为“拿不出理由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入学后,没有了管教,他陷入了 “纯粹的懒”。到了大三,自我放逐的日子到了头。晓峰“接受”了学校的劝退,回到老家。
“这个毕竟是一件大事,你肯定会思考,但就像对很多事一样,你会躲避着不去想,等事情落到头上,你必须接受。
事实上这种逃避里隐含着你已经做出了的决定和判断,就是说,你宁可混吃等死,也不想为之付出任何努力。”他说。
晓峰从小自信,觉得只要愿意努力,什么时候都能出色,也因此觉得没必要努力。
“自私一点”,他经常使用这个词,“享乐是活着的你最开始需要去追求的东西”。
在宜昌,20岁的晓峰在车管所做汽车检测线微机输入,朝九晚五,非常清闲。但他开始感到厌烦。每天准时上班下班是一种恐怖的日子,难道就这么度过一生?他不甘心。
2000年,他辞职了。
那时,在BBS上,开始有人发布小说,这是网络小说的最早形式。
在高中和大学,他的日子就泡在小说里。看金庸、古龙、黄易、温瑞安,二月河,也看《平凡的世界》、布老虎丛书那一系列。
租书店里,两三毛可以租一本书,不需要押金,押学生证。他嫌自己一个学生证额度不够,到处借学生证。
后来老同学聚会,好多人谈起当年自己的学生证被他借走,直到毕业都没要回来。
辞职后,他开始在网上读小说。许多小说网站和论坛涌现,起点、爬爬、晋江、幻剑、天音、翠微居、龙的天空……快二十年过去,他还牢牢记得这些名字。
文学青年晓峰热烈地读,读台湾作家罗森的玄幻小说《风姿物语》,每天都等着更新。等得急。
看小说看多了,最后你总会觉得自己是不是也能写点。他找家里人凑了5000元,组装了一台电脑,待夜深人静,就在一间小屋子里敲字写故事。
他记得那种孤独感,自己给自己看,自己跟自己交流,写了什么,几乎已经忘了。
2003年,他觉得准备好了,在当时的人气小说网站“爬爬书库”,他开始写《映秀十年事》,起了个笔名叫“北洋鼠”。小说没写完,因为没钱,也就逐渐没了动力。
他因此知道,光作为爱好而没有收入,网络小说很难持续。
2005年,他打算再度开始,换个笔名,吞了过去这只北洋鼠,那么,就叫“猫腻”。
这部小说叫《朱雀记》,敲下第一个字时,他就知道,是为了挣钱。他物欲不高,但那时开始恋爱,需要赚钱。盘算一下最可行的职业,还是写作。
《朱雀》 猫腻 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
那一年,网络文学已经拥有了行之有效的商业体系。他还没意识到在网上写小说未来会变成一个市场规模突破200亿元的行业,这个爱好会成为他终生的职业。
从爱好写作转向商业写作,晓峰当时觉得,“就是为了赚钱才写的小说,随便糊弄一下就可以了”。
如今,他认为那时候的自己天真、幼稚且愚蠢,而怀着那种轻佻心情写下的《朱雀记》前四分之一,非常糟糕。
写到四分之一,《朱雀记》进入起点,上架进了VIP。这是网络文学给猫腻的真正冲击:新的一章发布,瞬间有几百个读者给他出了钱。读者们评论、留言,也互相讨论。那些反馈迅速地、刺激地、没有遮拦地闯进他的世界。
猫腻第一次感到和读者离得那么近,时间长了,“好像我突然跑到菜市场去摆摊,来的都是熟客。我再缺斤少两,卖些烂菜,自己都会受不了。”
他开始认真对待每一个情节,他意识到,只有尊重商业写作,才能真正获得想要的东西,包括读者的喜爱和经济报酬。
到《庆余年》,他更需要钱——要结婚了。所以他要写一部“大红书”。
他在公号里争取月票,“票不是精神动力……是金钱动力呀。”他也会根据读者反馈调整情节和人物,比如他喜欢的女主角林婉儿,甚至他想把《庆余年》写成席绢、于晴笔下的那种言情,
“然而订阅在下滑,月票被追赶,书评区大呼无聊,老大哥在看着我,钞票在诱惑我,于是林婉儿的出场越来越少,存在感越来越弱。”
这本书,让他赚到了“比《朱雀记》多了很多很多”的钱。
2008年2月,《庆余年》完结。在后记中,猫腻诧异于自己的勤奋,骄傲于控制住了这个长达7卷、377多万字的故事,“就像庆帝在大东山上说的那样:我这一生从未这样强大过。”
强大是个不需证明的、正向的词,猫腻的微博名一直没有改,“猫腻太强大了”。
当猫腻从芸芸网络作家跃入读者视野里时,他被贴上的标签便是“情怀”。
“在大神林立的网络文学界,素有‘最文青作家’之称的猫腻独树一帜。……其写作代表了目前中国网络类型小说的最高成就。”2015年,猫腻获得腾讯书院年度小说家奖时,授奖词这样评价。
猫腻一直坚持一点:我写的是“爽文”,但必须要有“情怀”。
哪怕是商业小说,“情怀”也是一个作者区别于另外一个作者、一部作品不同于另外一部作品的最根本性的东西。但有一点,“情怀”一定不能拿来卖钱,否则就被庸俗化了。
“爽文”是手段,“情怀”也不是目的,不能把“情怀”过多地与“爽文”对立。
“爽文”是用来挣钱的,“情怀”是满足自己的,后者就一定比前者高到哪里去?应该把它们比较和谐地统一来看。
猫腻认为,在商业小说的创作中,“爽文”是基础和前提,因为它给读者提供基本阅读快感。“情怀”是作者和读者在网络小说语境中尝试的不一样的阅读快感。
网络小说的阅读用户广泛。猫腻认为,商业小说的作者不能对读者有任何挑选。虽然事实上阅读是一件双面挑选的事,但是他写的时候肯定不考虑这个。“私货”对商业小说始终不是基础和根本,商业小说要符合基本规律。
爽文,往往是目前网文里比较受欢迎的类型。人们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疲惫地瘫软在沙发上,又或者在回家的地铁上,就能迅速打开手机,在作者精心构筑的世界里“爽”一把。
作为一个成熟的网文作家,猫腻认为,商业小说面对的是普罗大众,普罗大众需要对休闲时间进行“杀戮”。
《将夜》猫腻著作家出版社 出版
“我们写商业小说,就是要替人们有效率地、喜悦地、情绪起伏尽量大地把业余时间杀掉,把他们的人生空白填上,这是一件贡献很大的事。
但是怎样才能让读者跟着你的故事情节走?怎样才能写成一篇真正的“爽文”?
虽然有很多人批评网络语言直白,但其实这也有可能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结果。
猫腻说,“有很多字眼、词汇、语序,纯粹按照你自己的写法去写,是对读者的不尊重。不是说一点小花活都不能玩,只是要控制。读者花钱不是看你这个的。”
“我们做商业小说创作,和‘纯文学’作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对读者的尊重程度。读者喜欢最重要,尊重读者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在这个基础上有个人风格。”
本文来源 :投稿指南本期作者 :阿花本文有删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