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是如何炼成的——从《荡寇风云》想到的
一个人生下来就有可能成为名将吗?这个问题,对于陈胜吴广来说,思考的时候肯定心中是无比复杂的。甚至对于法兰西战神拿破仑来说,10岁进军校的时候,这个梦想也是遥不可及的。16岁拿破仑兄弟被授予的第一个军衔,是少尉,无论哪国军队都是低级军官。而戚继光(1528年生),十七岁袭任父职,成为大明朝登州卫指挥佥事(据说是正四品),起点比拿破仑高多了。《荡寇风云》跳过了这一段,回避了在国人中心知肚明但又有些敏感的词汇—“官二代”。可谁说“二代”就没有作为呢,人家负责登州卫屯田事务(后勤军官)的时候就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言壮语。不久(1553年),25岁的戚继光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据说是正三品),正式进入抗倭军事斗争一线。
虽然有良好家世和平海波的志愿,但此时沿海恶浪翻滚,倭寇勾结汉奸流窜袭扰几乎整个大明东南沿海。领兵打仗自然风险极高,不被倭寇、汉奸砍死,也很可能是一个会被自己人砍掉脑袋(死于党争之祸、死于言官之口)的职业。《荡寇风云》的故事是从戚继光来到浙江与俞大猷共同抗倭,进行岑港之战战前准备开始的。名将是如何炼成的,陈嘉上导演的这部电影是这么告诉我们的?
1、要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战场不那么透明,没有即时打击效果评估手段的古代,“胜利”和“奏捷”是一个技术活。电影中的6个月前,戚继光率数量优势(据说是一万对一千)的明军按照“十则围之”的原则在龙山战场准备吃掉一股进犯浙江慈溪的倭寇。不料,明军一战即溃。千钧一发,戚继光连发三箭射死三名倭寇首领并组织溃兵反击,最终将倭寇击退。这场战斗,戚继光以个人能力挽回局面,也从相对简单的军事理论走向了复杂的军政综合实践。后来,善出奇兵的年轻人戚继光直面仓田保昭饰演的倭酋熊泽,在岑港之战中又吃了大意轻敌的亏,甚至在追击残余倭寇的过程中遭遇埋伏负伤。电影中,赵文卓饰演的戚继光深感挫折和前途艰辛。但抗倭不能总没有胜仗啊,官场老江湖浙直总督胡宗宪着眼时局、大局、活局,为戚继光报了捷,降罪俞大猷。所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名将,不过是“组织”栽培、上官爱护。
2、要讲政治又不能只讲政治。封建王朝,重文抑武已经成为铁打的驭鹰之术了。党争之祸、言官之口、官宦之争都是王道政治的不同侧面,政治上不正确,言官比如御史的一个奏疏就能让人掉脑袋。电影中,胡宗宪对戚继光说“带兵打仗你是能手,官场斗争这种事还得多加小心”。戚继光和幕僚几个人议论了胡宗宪几句,第二天被收买的锦衣卫就把“会议记录”送到了胡宗宪手上。胡宗宪没和武将计较,私聊之私了之。大敌当前,只唯唯诺诺打不了胜仗,最终还是会掉脑袋的。如何将军心涣散、战斗力低下的原卫所守军,改造成吊打倭寇的新型明军,才是名将思考的核心问题。他考察义乌时,惊觉茬架的矿工很有战斗力。于是,按照“四要”(要每日劳作、黑大粗壮皮肉结实、目光有神、敬畏官府的)“四不要”(不要城里人、不要在官府任过职的、不要40岁以上和长的白的、不要胆子特别小的和胆子特别大的)招纳了三千义乌子弟。戚家军招纳成本低,以至于胡宗宪一听到可以节约军费,立马表示支持,没办法明朝家大业大可也不富裕啊。戚家军勤学兵法、勤习鸳鸯阵法、创新克制日本倭刀的狼筅、合理运用当时明军的火器,比如电影中频频出现的三眼火铳和虎蹲炮,戚家军将火力、机动性和防护力三大战争要素有机结合,成为了一支可强攻、可智取、可固守、可追穷寇的强大“特种部队”。
3、要有一个身出名门的悍妻。对万茜的电影电视剧一直喜欢,哪怕是在烂片《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中,也是百合一朵。所以观影之前,对万茜饰演的戚夫人还是十分期待的。戚夫人原来也是将门之后,她的父亲最高做到总兵官的位置,在明代是大军区的司令员了。因为出身军人世家,所以夫人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舞枪弄棒,而且据说拜过名师、得过真传,功夫不比戚继光差。所以,戚继光总是说“夫人天下无敌”。电影中戚夫人的戏份不少,万茜饰演的戚夫人既干练美丽又娇憨有趣,“女上位”的恩爱桥段给了女性观众征服民族英雄的刺激感,“杀鸡”和“阅兵”两段野史改编的戏让电影充满了好玩的家庭感。最后,戚夫人带领老弱妇孺守新河城、戚家军分兵一半救援,也着实让观众捏了一把汗,怕英雄们顾全不了家人。悍妻都天下无敌了,倭寇自然没有讨到便宜。“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对于这样才色双全的贤内助,戚继光哪能不尊重呢,观众又哪能不尊重呢。
《荡寇风云》英文片名(God Of War)直译就是战神,“战神”强大的不止武功,往往能赢得强敌的尊重和敬畏。比如金人对岳家军有一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老将熊泽对戚继光迅速适应战争作出变化也颇为惊奇,一句兵法送与了战神,那就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兵法•虚实篇》)。在倭寇战败即将逃亡之时,熊泽嘱咐松藩少主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大意):回去告诉主公,不要再想着占领明国了,放弃野心吧。
敌人称之为神,我们自己如何看待呢?韩国人描写抗倭民族英雄李舜臣的电影《鸣梁海战》国内观影人次达1700万,而人家总人口才5000来万。虽然这部电影看起来不像是热热闹闹的票房大鳄,也面临《加勒比海盗5》等好莱坞大片碾压,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能看看,知道一些历史、景仰民族英雄比看意淫的《战狼》和《湄公河行动》要好。另外,想起有人说“这样一部讲述自家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影片能否从夹缝中杀出,体现的绝不只是观影口味的倾向,从侧面反映出的是一种民族自信心的普及程度,而这部电影的观影本身就是一次民族自信心的普及。”
戚名将的养成也可以算是天时,地利,人和全聚齐了。
看样子这部宏扬民族精神的电影是个值得一看的好电影啊,呵呵! 看主演以为是纯港片,查了查图片中的出品公司原来是联合出品,挺好的。
楼主的影评也很好的,轻松幽默,通俗易懂,呵呵! 罗杰摩尔也是好演员,但是此刻无法转移我的视线
楼主曾经是军人?赞一个。
戚继光一代名将,可是最后的结局也是晚景凄凉,想想王守仁,想想张居正的后人,想想袁崇焕,唉,明朝灭亡难道没有他的合理性吗?虽然那是一个波澜壮阔,远迈汉唐的大时代,,
鸣梁海战韩国人吹自己吹的太过了,早已经忘记是谁当时救他的
能做到不像有些人那样死道友不死贫道,已经很好了 宣传不够 皇兄上头版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