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识人术
鲁迅先生的识人术
《水经注》校勘史上有一段公案,戴袭赵案。戴东原夫子是皖派乾嘉考据学巨擘,曾耗数载时光以校定的微波榭本,成果不佳;后来参与编纂《四库全书》,又校勘殿本,成果累累,却多与赵本雷同。孟心史先生和王静安夫子都认定戴东原抄袭赵一清先生。1936 年胡适之博士致函魏建功先生说:『我读心史两篇文字,觉得此案似是已定之罪案,东原作伪似无可疑……世人可欺于一时,终不可欺于永久也。』
胡适之先生这封信暂时同意王静安和孟心史先生的结论,不过是缓兵之计,因为注重证据的胡博士此时尚未准备好考证《水经注》,他不愿打草惊蛇。1937 年再致魏建功先生函,道出他的真实想法:『前几年,当孟心史的文章发表后,我曾重读静安先生的《戴校水经注跋》。那时我很觉得此案太离奇,多不近情理之处,其中也许有别情,为考据家所忽略。……我久想将来搜集此案全卷,再作一次审问,以释我自己的疑惑。』
胡适之先生说他『久想』审问此案,最早始于什么时候呢?1922年8月28日胡适之先生日记写到『旧式学者只剩王国维,罗振玉』。此语暗示两层意思,胡适之先生自居新式学者,而旧式学者名头甚巨。胡适之先生欲与人争胜也。
王静安先生评价戴东原先生学术,『其一生心力,专注于声音训诂名物象数,而于六经大义,所得颇浅。晚年欲夺朱子之席,乃撰《孟子字义疏证》等书,虽自谓[欲以孔孟之说,还之孔孟;宋儒之说,还之宋儒],顾其书虽力与程朱异,而亦未尝与孔孟合。』此处王静安先生所谓『于六经大义所得颇浅』云云,纯粹是立场之论,无关戴东原先生的学术功力。此时写作《戴东原年谱》的胡适之先生心有异波;他又写《戴东原哲学》反对王静安先生。
1943年11月,王冷庐先生致函胡适之先生,寄呈《水经注笺赵一清校本提要》。胡先生道:『重民此信与此文,作于民国卅二年十一月;寄到后,我写了长信给他,表示此案并不已成定谳。后来我费了五六年工夫来重审此案,都是重民此信惹出来的。』1937 年再致魏建功先生函时,胡适之先生说他『久有』审问此案的立志,现在却说什么『是重民此信惹出来的』,可见他前后不一致,试图遮掩其用心。……其实,胡适之先生开始着手审问此案的时机已然成熟,闲暇,图书资料等等万事俱备。他前后搜集了41种《水经注》版本。
胡适之先生本来就是打算与人争胜的,现在条件成熟,所以对王静安先生也越来越不客气了。最先说人家『用不全认得的古器文字之方法似尚有可议耳』,后来逐渐加码,到得1944年2月1日,他致函王冷庐先生,直斥王静安先生在戴袭赵公案上『一犬吠影,百犬吠声。』王静安先生作古廿载,岂能辩于地下哉?胡适之先生的『容忍』,一至于斯;王静安夫子生前,隐忍不发;殁后,詈骂不绝。
胡适之夫子自道:『我这几年做的讲学的文章,范围好像很杂乱,目的却很简单。我的唯一的目的是注重学问思想的方法。』他特别想把自己提倡的实验主义的科学方法推广为一个范式。可惜,连『西洋治中国学者的泰斗,成绩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汉学祭酒伯希和先生眼里根本瞧不见胡适之先生的影子,当面直接说:『中国近代之世界学者,惟王国维氏及陈君耳。不幸国维死矣,鲁殿灵光,长受士人之爱护者,独吾陈君也。』陈君者,陈援庵先生也。当面聆听的胡适之先生当作何想呢?梁宗岱先生回忆另一场类似的面对面交流,满面春风的胡适之先生听到伯希和先生又说出这个看法,而梁先生直译实译过来,胡适之先生当场变脸。表现直如他在介公接风宴上,当介公一并向胡适之先生与梅贻琦先生致酒:『胡颜色目光突变,测其意或以为不能将梅与彼并提也,可知其人之狭小妒忌。』
胡适之先生研究《水经注》,名义上是給乡贤洗冤,实际上是争胜沽名。然而,学问是靠诚实做出来的,不是捷径。他的《水经注》考证,就是一个笑话儿,对《水经注》没有一点点儿内容上的创新贡献。比如说吧,《汉书》旧有一注家『臣瓒』,南朝刘宋以来已『莫知氏姓』。胡适之先生撰写《注〈汉书〉的薛瓒》,排查统计史料,发现『郦道元在《水经注》引用薛瓒的《汉书注》,总共有十九次』,取其十二则与裴骃《史记集解》,颜师古《汉书注》,孔颖达《左传正义》和张守节《史记正义》中引用的『臣瓒』注《汉书》语一一对勘,得到第一个结论是:『诸家古注称引的“臣瓒”是《水经注》里称引的薛瓒。』他的第二个结论则是:『三百多年来整理《水经注》的学者……都没有指出这个应该引起他注意的问题。』早在二十年前病逝的孟心史先生早就确定:『凡《水经注》全书,引薛瓒者尚多,今随意检出数条,无不与《史》《汉》臣瓒注合,则安得不以臣瓒为即薛瓒乎。』胡适之先生治《水经注》,争胜沽名蒙了心肠,欲翻孟心史先生和王静安先生的案,却连孟心史先生的定论都视而不见。外示人宽容,内心忌刻,如斯。
胡适之先生为乡贤戴东原夫子洗冤,其心可嘉,其实可议。戴东原先生在花边八卦领域的名气由此开疆扩土,而他在《水经注》的学术则无人提及;而且,戴东原先生的哲学,至少让胡适之先生阻后五十年。章太炎先生,梁任公先生,两脚书橱陈汉章先生都瞧不起胡适之先生的哲学。而他偏偏以半部哲学大纲的大纲顾盼自喜,还瞧不起冯芝生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甚至瞧不起他的长胡须。冯芝生先生名义上其实也是他的学生,胡适之先生平时常以『我的朋友』来称呼他的学生顾铭坚和俞平伯先生,独独白眼冯芝生朋友,盖哲学名头儿給学生压住了吧。无论如何,『容忍』功夫尚需进一步涵养也。
陈寅恪教授评价王静安先生『足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这对自诩『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胡适之先生该有多大的刺激啊。陈教授晚年写《柳如是别传》以及《元白诗笺证》,时人以为琐碎,岂不知这是他老人家以身作则,匡救胡适之先生《红楼梦考证》谬种流传以来的学风。
陈教授出身世家,立身严,口德谨,论人论世多微言隐喻。陈教授的哥哥陈师曾先生与鲁迅先生过从颇密,鲁迅先生的印章多来自于陈师曾先生的手笔。鲁迅先生又如何论胡适之先生的呢?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里写到:『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这是鲁迅先生与胡适之先生最初交往便得来的印象。根据胡适之先生的公开资料而在事后看来,鲁迅先生的眼睛是独有的,也是有毒的。
鲁迅先生还看过郭沫若先生的相,认为他会投机。事后诸葛亮地予以印证,准。『至于创造社所提倡的,更彻底的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自然更不过是一个题目。……郭沫若的《一只手》是很有人推为佳作的,但内容说一个革命者革命之后失了一只手,所余的一只还能和爱人握手的事,却未免“失”得太巧。五体,四肢之中,倘要失去其一,实在还不如一只手;一条腿就不便,头自然更不行了。只准备失去一只手,是能减少战斗的勇往之气的;我想,革命者所不惜牺牲的,一定不只这一点。《一只手》也还是穷秀才落难,后来终于中状元,谐花烛的老调。但这些却也正是中国现状的一种反映。』
鲁迅先生眼毒,一眼看穿一个人的面目;鲁迅先生文笔好,善于白描,几笔就刻画得淋漓至尽,无处遁形。于是有些人就受不了,以为鲁迅先生刻薄,更有甚者,说他骂人。持这种看法和说法的人,肯定是没读过鲁迅先生全集的。自汉朝文学融合《诗经》典雅之则和《楚辞》绮丽之风,魏晋风度转成优美之格。鲁迅先生的文笔,上承魏晋风度,轻重有节,缓急有度。在我的印象里,鲁迅先生只在两篇文章里动了真气,一是在《我还不能“带住”》里,指斥陈西滢等正人君子『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除下假面具,赤条条地站出来说几句真话就够了。』另一篇《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里,鲁迅先生声色俱厉:『魏君以为中国已经光明了些,青年的学生们对着旧日的优伶宣战了,这诚然是一个进步……何以如此奚落爱罗先珂君失明的不幸呢?……我敢将唾沫吐在生长在旧的道德和新的不道德里,借了新艺术的名而发挥其本来的旧的不道德的少年的脸上。』
绝大部分文章里,鲁迅先生的语感是和缓的,甚至有人称他的文章『冷静,冷静,第三个还是,冷静』。那为什么总有人说鲁迅先生好骂人呢?第四卷第八十九期《现代评论》上,请看涵庐先生写的《闲话》,那大略是——『……我记得当《阿Q正传》一段一段陆续发表的时候,有许多人都栗栗危惧,恐怕以后要骂到他的头上。并且有一位朋友,当我面说,昨日《阿Q正传》上某一段仿佛就是骂他自己。因此便猜疑《阿Q正传》是某人作的,何以呢?因为只有某人知道他这一段私事。……从此疑神疑鬼,凡是《阿Q正传》中所骂的,都以为就是他的阴私;凡是与登载《阿Q正传》的报纸有关系的投稿人,都不免做了他所认为《阿Q正传》的作者的嫌疑犯了!等到他打听出来《阿Q正传》的作者名姓的时候,他才知道他和作者素不相识,因此,才恍然自悟,又逢人声明说不是骂他。』
鲁迅先生背了好骂人的恶名,原来真实的原因不过是有些人做了该骂的事,心里藏了该骂的鬼,所以处处畏惧鲁迅先生的直笔,进而污蔑鲁迅先生『骂人』。『直到这一篇收在《呐喊》里,也还有人问我:你实在是在骂谁和谁呢?』鲁迅先生写道:『我只能悲愤,自恨不能使人看得我不至于如此下劣。』
鲁迅先生生时,为此卑劣的谣言而悲愤。鲁迅先生殁后,信谣传谣的卑劣之徒日渐其众,惜乎鲁迅先生不能挥笔于地下。 以文章论,此篇最是笔法娴熟;以内容论,则貌似村子里东家长、西家短的升级版。:) 文风浮躁卖弄,典型文青的八卦,用鲁迅的文章总是遭人误解有所针对甚至被怀疑动机的例子来证明鲁迅如何会识人,倒更像是嘲讽鲁迅作文章有口无心,根本不能从读者角度思考一样,其实那例子是他人在有意恭维鲁迅的文章极具现实意义,就如同“大师的太极功力太深了,隔着三个人都把我打了个跟头,匪夷所思啊” “文青”怎么能做这种迹近老辣、诛心的文章呢?批评不当。
以文章论,此篇最是笔法娴熟;以内容论,则貌似村子里东家长、西家短的升级版。:)
-----------------------------
诗曰:
天听自我人心听,
魏晋风流纸上行。
小说才成百姓喜,
杂文乍写万人惊。
尝求速朽如野草,
不料长生在介亭。
鲁迅全集今尚在,
谁人复识此真情。 其实,我个人以为『浅学胡不耕谬种适深播』写得好一些,迤逦万里。
文风浮躁卖弄,典型文青的八卦,用鲁迅的文章总是遭人误解有所针对甚至被怀疑动机的例子来证明鲁迅如何会识人,倒更像是嘲讽鲁迅作文章有口无心,根本不能从读者角度思考一样,其实那例子是他人在有意恭维鲁迅的文章极具现实意义,就如同“大师的太极功力太深了,隔着三个人都把我打了个跟头,匪夷所思啊”
-----------------------------
风骚风骚,文章本来就骚,骚一点有啥不好
红脸
读读鲁迅的文章,多半人会住到精神病医院里去,没有发病的,也变的见人就横眉冷对!
-----------------------------
NONONO
民族魂婊子鲁迅的文章看多了
敏锐的人会看出画皮下的牛黄狗宝出来^_^
无他
中国人太不认真
=================================
中国人太不认真!!!给ID偷鸡的王二回信
楼主:gao946 时间: 点击:306 回复:21 脱水模式给他打赏只看楼主阅读设置
偷鸡的王二,你说你不能理解我为什么那么憎恨鲁迅。理由很简单:仆
人眼里无伟人。
相信么,和同龄人一样,我曾是个疯狂的鲁粉,但凡有关鲁迅的资料都
感兴趣。那时候还没有鲁迅负面报道。从小学到大学写文不带鲁迅名言就不得劲。
看两地书,鲁迅全集,越看越心惊,到底哪位帝国主义狗奴才竟然敢冒
天下之大不韪进攻苏联,陷友邦于不义,拖中华民族下泥潭,简直罪该万死。鲁迅揭
发这一黑幕不愧是硬骨头。
铁人铁胆铁心肝,赵子龙浑身是胆又如何?他有为中华民族献身的觉悟
和脊梁么?
喜欢看杂书,报刊杂志来着不拒。忽有一天看到一个信息,被鲁迅斥责
过的林语堂和鲁迅顶牛起来,林语堂问鲁迅,到底是苏联进攻中国,还是中国进攻苏
联?鲁迅语焉不详,顾左右而言他。
看到这里,心里咯噔一下。我只是单纯不是白痴,我只是天真不是傻
瓜。里头一定有原因!
我的民族魂为什么不反击?书上写的帝国主义狗奴才到底是谁?
翻遍所有的资料都找不到答案,线索中断了。当时还没有装电话拨号的
宽带。
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家里升级4兆宽带。
偶然上网看到介绍中东路事件的帖子,轻飘飘的提到张学良和苏联摩擦
的缘由。立刻想到鲁迅那句【向苏联进攻的恶鬼】,原来在中国东北发生的战争,苏
联出尔反尔带兵入境杀我军民,原来在官方眼里只是小小的摩擦。张学良和他的将士
们就是鲁迅笔下的恶鬼!!!
偷鸡的王二,你问我怎能体验辛苦一年拿不到工资孝敬父母那种绝望
和辛酸.........
我的民族魂呀,中国的民族魂,你是中华民国的公民呐,就算你是苏
联公民,你也不能这样呀......
雷惊蛤蟆什么样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自觉间天亮了,泪水止不住的
流,手脚冰凉,浑身打摆子般哆嗦。
没多久我笑了,偷鸡的王二,我没有发疯,我更崇拜鲁迅了,它说的
太对了,【中国人太不认真】,如雷灌耳,洪钟大吕.......
张学良高度评价鲁迅的文章,赞美它是不可或缺的维他命.......
哈哈哈,【中国人太不认真】,活该他张学良被捅黑刀子,到死都不
知道,哈哈哈,【中国人太不认真】,活该我九色鹿自作多情把他称作我的民族魂,
我要告诉大家这个笑话,告诉我的家人,我的亲人,我的族人,我的
国人.......花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人家早就告诉你答案了,中国人这样
那样的劣根性其实只有一个,【中国人太不认真】!!!
欢迎转帖 三姓家奴苏俄黄脸干儿子洋奴走狗卖国贼
几十年如一日专门跪舔外国侵略者屁眼
小心仔细的把外国人屁眼里的屎抹到中国屁眼上
明明是英国民众抱着英国国王尸首舔鲜血
屁民们抢不到靠前的位置
争先恐后拿手帕沾英国国王尸首上的鲜血带回家给孩子治病
你民族魂婊子鲁迅改头换面添加无数中国元素
什么拿馒头沾尸首上的鲜血
又是什么破灯笼皮包裹
又是什么荷叶包裹放炉膛里煨烤
反儒的都是些什么民族魂畜生 好董仲舒味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