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灰狼 发表于 2017-1-3 17:18:38

  
  仅凭一炮轰死努尔哈赤就傲视群雄了。
  主要还是崇祯的性格问题。疑心,多变,无魄力。从对待农民军剿抚不定,政策多变就能预测出最终肯定养虎遗患,反受其害,否则李自成张献忠不知死多少回了。
  还有问手下大臣要银子,一个都不给。连自己老丈人都搞不定,你说能有多少能耐。
  只能搞搞几个真正愚忠的忠臣,比如袁,比如累死战死在剿匪途中的几个督师。对付小人,伪君子就完全一筹莫展,麻了手脚。
  其实要......
  -----------------------------
  对待农民军剿抚不定这是后话了,没有沉重的辽饷,没有满清军事干扰,崇祯朝到不至于发展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辽饷本来就占了财政收入大半,农民苦不堪言。后来皇太极成功打到北京城下,又不得不加征练饷,用以训练其他边军。换做你是皇帝你不恼火??

feng3965 发表于 2017-1-3 17:17:27

  崇祯前期倒不是懦弱无能之辈,不过后期国事糜烂,已经没有可以倚重的文臣武将了。这时候想要像他祖先朱元璋那样对朝臣用重典,是不现实的。明朝被搞下的皇帝可不是一两个。你看后期被治罪的督抚基本都是没有什么根基官员,有自己党羽和私兵的,崇祯一个都不敢动。

4 发表于 2017-1-3 17:16:19

  
  崇祯前期倒不是懦弱无能之辈,不过后期国事糜烂,已经没有可以倚重的文臣武将了。这时候想要像他祖先朱元璋那样对朝臣用重典,是不现实的。明朝被搞下的皇帝可不是一两个。你看后期被治罪的督抚基本都是没有什么根基官员,有自己党羽和私兵的,崇祯一个都不敢动。
  -----------------------------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当年庐山会议,老毛和彭总争吵骂娘,等林彪一上山表态,老毛就对彭总下手了。刘主席也是,老毛先不发话,只到周总理亲自把林彪接来北京,老毛才发话。到后来,林彪一死,老毛还整死过几个高层,也就贬官下放而已。这其中的道道,嘿嘿,值得揣摩。

4 发表于 2017-1-3 17:15:18

  
  财政大部分收入都供给辽东,特征辽饷,崇祯四年时辽饷达到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
  ---------------------
  呵呵,崇祯四年时,袁崇焕人在哪?
  黑袁请专业一点。

4 发表于 2017-1-3 17:13:53

  袁崇焕拿了多少军饷,可以说远超满清的财力。但是他招募和倚重的10多万关宁铁骑外战懦弱无能,砍起同胞来却英勇异常,明末彻底沦为满清的马前卒。
  ----------------------------------
  袁在时,关宁军一胜于宁远,再胜于宁锦,三胜于广渠门,四胜于南海子,五胜于关内四城。不知你所谓的懦弱无能指的是哪一件事,能否明示?

YYMM 发表于 2017-1-3 17:12:46

  
  呵呵,崇祯四年时,袁崇焕人在哪?
  黑袁请专业一点。
  -----------------------------
  崇祯四年的例子是表明辽饷数额巨大,前几年的数额没有数据。这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确实占了财政大半是明朝不能承受之重

4 发表于 2017-1-3 17:11:06

  袁崇焕拿了多少军饷,可以说远超满清的财力。但是他招募和倚重的10多万关宁铁骑外战懦弱无能,砍起同胞来却英勇异常,明末彻底沦为满清的马前卒。
  ----------------------------------
  
  袁在时,关宁军一胜于宁远,再胜于宁锦,三胜于广渠门,四胜于南海子,五胜于关内四城。不知你所谓的懦弱无能指的是哪一件事,能否明示?
  -----------------------------
  这种史料吹嘘大捷大胜,懂历史的都懂。你只分析结果就知道了,满清八旗才多少人,你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大胜,但敌人却进退自如,力量越来越强。关宁军的胜一不见攻城略地,二不见保境安民,三不见敌军减员,实在看不出哪里能称得上一个胜字。反而匪军,长驱入关,攻破数十城,抄略数省,杀民无数,还掠夺无数民众和财物,大摇大摆的回境。这才算得上一个胜字吧。
  杀起同胞来,那真当得起一个胜,从东北打到缅甸,杀的汉族军民以百万计。

4 发表于 2017-1-3 17:10:09

  还有,你分析明末战史,在对后金的历次作战中,后金对付那些客军是非常狠的,而这些客军也不少是战到全军覆没。但是关宁铁骑是个例外,几乎没有全军覆没的情况发生,这固然有关宁铁骑骑兵居多,跑起来快的因素,但是换个角度看,野战这些骑兵本应是主攻的才对。正常应该是关宁铁骑跟后金骑兵对战,伤亡惨重,客军辅助才对。为什么往往是客军跟后金苦战,关宁铁骑却开溜了。

4 发表于 2017-1-3 17:09:10

  逃跑如风,缓慢如林,掠夺如火,畏敌如山—— 关宁铁骑

小灰灰狼 发表于 2017-1-3 17:07:32

     
  呵呵,崇祯四年时,袁崇焕人在哪?
  黑袁请专业一点。
  -----------------------------
  
  崇祯四年的例子是表明辽饷数额巨大,前几年的数额没有数据。这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确实占了财政大半是明朝不能承受之重
  -----------------------------
  在袁崇焕出任督师之前,辽东军镇军饷岁支约600万两,袁崇焕上任后,重新核定军马钱粮,裁汰冗兵,岁支定为480万两,为朝廷减负120万两左右。这是史有明文的记录,至于袁下狱身死之后,辽东军费再度飙升,难道要怪到袁的头上?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袁崇焕其实是个志大才疏的平庸之辈